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程接受社会监督———淇县深化“四项举措”推动主题教育专项整治落实落细
2019-12-14 01:02:24
□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张宏宇
主动对标对表,确定了4个方面14项突出问题,逐项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具体工作举措;
共排查出问题47条,已立行立改、整改完成41条,其余6条正在持续推进;
及时向群众公布阶段性的整治进展及成效,真正让整治效果接受群众评判,大力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 ……
自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淇县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组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快速行动、强化协作,积极推动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细致摸排,确定 4个方面14项突出问题
淇县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组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主动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细致摸排,制定印发《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部门联动整改实施方案》,共确定了4个方面14项突出问题,逐项细化责任分工。
与此同时,淇县还及时召集由县教体局、扶贫办、卫健委等16家单位分管副职参加的工作部署会,就专项整治问题排查、台账建立、责任落实、协作配合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着力压实压牢各个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全面系统梳理,排查 问题47条,立行立改41条
日前,不少贫困村群众反映,村里缺少合格医生,看病就医遭遇难题。针对群众反映的这一实际情况,淇县卫健委采取乡镇卫生院每周派医生巡回医疗、卫生院调配乡医等措施积极应对。目前,全县27个贫困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行风”的原则,淇县督促各责任单位对标实施方案,围绕突出问题,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逐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整治措施和具体责任领导,倒逼整治进展,确保整治成效。
除了贫困村缺乏合格医生的难题,针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淇县对27家定点医院和60家定点药店开展两轮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违规情况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认真排查“人情保”、“关系保”和“漏保”现象,新纳入低保84户171人,取消93户162人;对全县慢性病贫困家庭入户走访,全面细致排查,共新增办理慢性病就医证736本;开展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对1起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1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进行立案,刑事拘留2人。
截至目前,共排查出问题47条,已立行立改、整改完成41条,其余6条正在持续推进。
全面接受监督,营造 浓厚整治氛围
如何让更多群众广泛地参与到专项整治工作中来?淇县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游走字幕等媒介,将各责任单位承担的14项突出问题,统一公布举报邮箱及电话,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程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切实让社会大众参与到专项整治过程中来。
同时,淇县将阶段性的整治进展及成效及时向群众进行公布。对在脱贫攻坚中工作重视不够、查摆问题不精准、帮扶作风不实等6人进行问责,其中给予2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并作出书面检查、2人约谈提醒的处理,真正使整治效果接受群众评判,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确保整出质量、治出效果。
全面督导检查,先后 分两轮开展4次督导
为进一步强化专项整治效果,淇县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组抽调专人成立督导组,先后分两轮对16个责任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4次督导,要求各责任单位将专项整治与本单位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情暖百姓”等活动结合起来,与相关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调度、一体推进,有机融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督导过程中,对查摆问题不深不透、浮于表面等问题,现场督促指导,重新梳理完善相关台账及措施;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推动不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从严问责、通报曝光,着力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