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
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20多天只回过一次家;疫情防控期间,变身“快递员”;“泡面书记”半个月瘦了9公斤;拄着双拐和妻子携手上一线……
@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向你们致敬
□本报记者 李雪婷
2020-02-11 08:57:19
1在社区巡查的董克海(左一)
3为了节省时间天天吃泡面的杜志鹏
5焦海谦在进行第三轮入户排查
4在门岗值班的张国庆(淇滨区委宣传部提供)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淇滨区实施网格化管理,以网格为单位,区级领导带头靠前作战,所有区直单位和城区街道、社区等全员参与到49个网格,织密疫情防控网,严控传染源。
疫情防控,基层社区是第一道防线。自除夕夜起,淇滨区55个社区的干部职工,就义无反顾地走到321个小区的“一线战场”,宣传排查、卡点防控、清洁消杀、路口查守、保障服务,他们成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织起了一张战“疫”安全防护网。在他们的带动下,辖区党员志愿者也纷纷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近日,记者走近他们,透过他们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坚实脚步,触摸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泰山路街道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克海:
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要有干部出现。”2月10日,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克海在小区卡点值班的时候说。在疫情防控战疫”中,董克海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时刻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防控,摸清底数至关重要。董克海以每栋楼为单元,分别和社区网格员一起在大年三十、初二等时间组织开展了4轮摸底排查,排查结果由户主签字确认,并及时关闭小区的娱乐场所、饭店,取消文娱活动5场次,倡导村民自主取消酒席78场次。
1月27日,董克海个人垫付资金2万多元,购买84消毒皂、口罩,免费发给居民。
排查出来的疫情高发区返乡人员中,有的人心里急躁,不想被隔离,董克海就到其家里沟通,争取理解支持。大年初一晚上还在这些人家中做工作。
经过董克海的劝说,辖区所有居民均向社区递交了承诺书,承诺决不留外人、决不聚集、决不做危害疫情防控的事情。现在社区上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儿,为抗击疫情凝聚了合力。
黎阳路街道怡乐园社区党委书记
焦海谦:
20多天只回过一次家
“自大年三十中午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我们社区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一时间赶赴防疫一线。”2月10日,黎阳路街道怡乐园社区党委书记焦海谦说。
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社区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三轮入户排查,双眼布满血丝。他说,这些天从早上忙到深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白天带队检查各个小区门岗的登记情况,进行宣传;晚上整理档案,统计排查结果,20多天只回过一次家。
焦海谦的妻子王福敏是一名诊所医生,她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抗疫前线,参加了鹤壁东站的执勤工作,有时候天不亮就出门了,夜里11点了还没有回家。
夫妻二人都在前线,两个孩子在家,大儿子照顾小儿子。现在孩子们开始网上上课,大儿子一边学习自己的课程,还一边辅导弟弟。懂事的孩子还为他们夫妻二人画了铅笔画,大大的爱心里写着:爸妈辛苦了,你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看到妻子给我发来孩子画的画儿,让我特别感动!”焦海谦说:“我更要守护好辖区的居民,让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在家陪伴家人。”
九州路街道湘江社区主任马进山:
疫情防控期间变身“快递员”
“马主任,我有慢性病,我的药吃完了。”“别着急,我这儿有药店、医保的电话和微信,我马上联系,一会儿药品给你送到家。”九州路街道湘江社区主任马进山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连日来,穿梭在湘江社区的蓝马甲特别火。需要什么只要打电话、发微信,他们就会送货上门,每天坚持为居民送菜、买药,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社区主任马进山便是这群特殊的“快递员”的组织者。
九州路街道湘江社区是城中村改造小区,以往这个时候社区里的居民三五成群、聚堆聊天,但如今小区内罕见行人,大家都响应号召居家隔离。居民们在家“宅”了起来,但日常生活物品采购却成了难题。
为了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不便,马进山便在社区内指定一家超市,安排专门人员每天在固定时间为超市消毒,保证食品和日用品安全。他还成立了一支由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组成的“快递员”队伍进行配送。
他说:“咱们多跑腿,居民不出门。居民们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就是给我们辛苦付出的最大鼓励和支持!”
泰山路街道东方社区党委书记杜志鹏:
泡面书记”半个月瘦了9公斤
“杜书记,要不你先去吃饭吧?”“没事,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再说。”2月9日晚上8时多,在东方世纪城小区门口,东方社区党委书记杜志鹏还在忙,一旁值班的志愿者宋红兵知道他中午没顾得上吃饭,有些心疼。
宋红兵说:“为了节省时间,杜书记天天吃泡面,我们都说他是‘泡面书记’,眼看着他这两天都累瘦了。”
“社区管辖9个小区,共1万余人,每天4次到各卡点进行巡逻,了解进出人员信息,有时候还要处理突发事件,从来没有按时按点吃过饭。”杜志鹏说。每天在一线奔波,原来体重100公斤的杜志鹏,现在91公斤,衣服穿上都松垮起来。
杜志鹏的一家,爱人、父亲、弟弟、妹妹、弟媳全在一线抗疫,他和弟弟把家里的孩子交给了在淇县的母亲照顾。两个家庭4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才一岁半。
“好多天没见了,手机里存着孩子们的照片,每天想孩子了就拿出来看看,看着看着就泪目了。”杜志鹏拿出手机翻出一张4个孩子的合照,眼角有些湿润。他说:“咱们社区工作人员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为抗疫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长江路街道橄榄熙园小区党支部委员张国庆:
拄着双拐和妻子携手上一线
“虽然身体不便,但是依然能为国家作贡献,关键时刻,咱也不能掉队。”2月10日,在长江路街道橄榄熙园小区值班的张国庆说。
62岁的张国庆,退休后发挥余热,成为长江路街道橄榄熙园小区党支部委员。他从小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张国庆主动、多次要求上阵。他说:“前期的排查工作我帮不上啥忙,看到卡点值班人员那么辛苦,我在家也坐不住,就想到小区门岗值班,帮助卡点工作人员做好人员进出登记、测量体温的工作。”
张国庆的妻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表示:“我们夫妻俩都是党员,这个时候,就想着一起为小区居民守住大门。”于是张国庆拄着双拐和妻子共同来到小区门口的卡点开始值班。
“看到老张夫妻俩在门口值守,我们都很感动,一定支持他们的工作,就在家待着,少出门。”小区居民张燕说。在张国庆的号召下,小区7名退休党员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张国庆还给党员们分好班,让大家轮班值守,共同坚守疫情防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