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级文明家庭带头做好防护、坚守防控卡点、捐赠爱心款物……文明家庭显担当战“疫”一线守安康
2020-03-04 02:46:42
□本报首席记者 陈海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各级文明家庭积极行动起来,带头做好防护、坚守工作岗位、投身抗疫一线、捐赠爱心款物,在特殊时期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庞留安家庭:
夫妻共同坚守抗疫一线
庞留安家庭是全国文明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庞留安、朱素红夫妇立即响应号召,在做好自身防护、清洁自家庭院的同时,第一时间到浚县善堂镇石佛铺村的疫情防控卡点和迎阳铺村中心校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大年初一(1月25日),在很多村民关门闭户的时候,他们夫妇则戴着口罩走上卡点,用实际行动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
每次在村里遇到不戴口罩、聚集聊天儿的村民,庞留安、朱素红夫妇都会上前劝导,向村民讲解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叮嘱他们一定要做好防护,不要随意外出,注意自身安全。
2月3日上午,朱素红因患感冒出现了发烧症状。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庞留安不敢大意,立即将妻子送至浚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检查治疗。经检查后确定只是因为着凉引起的发烧,庞留安夫妇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朱素红只回家休养了几天,病好后又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初期,村里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卡点都缺乏防疫物资,庞留安便四处联系防疫物资货源,还捐款200元支持疫情防控。
胡满叶家庭:
线上教学不停步
胡满叶家庭是河南省文明家庭。
胡满叶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马上上网搜索有关的防控知识,通过微信向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普及。
为保护学生健康,让学生做好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胡满叶于正月初六(1月30日)开始通过微信督促学生在家背诵下学期课文,每天通过微信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教育部下达全国中小学延期开学的通知后,胡满叶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方针的指导下,紧张有序地备课,迅速投入线上教学工作,督促学生按课程表安排按时听课,保证学生听课效率。她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反馈。截至目前,她已完成40多个课时的网上授课任务。
胡满叶的爱人董海庆也奋战在教育战线。他制作疫情防控宣传横幅,还和同事一起对学校的走廊、餐厅、学生宿舍、厕所反复进行清扫和消毒。从腊月二十八(1月22日)至今,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防疫物资缺乏时,他便利用个人的人脉资源,为学校购买防疫物资,为学校开学做好准备工作。
李士留家庭:
父子携手战“疫”
李士留家庭是河南省文明家庭。
李士留是浚县浚州街道甘草庄村党支部书记。1月24日,他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立即通过微信通知村“两委”干部,迅速封村,在村口设立疫情防控卡点。
李士留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成立了7个疫情防控小组,在村里开展外出返乡人员排查、消毒消杀、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等工作。他还组织成立了两个便民服务队,尽力满足村民在生活上的需求。
疫情防控初期,村里的疫情防控卡点缺少防护保障物资,李士留便率先捐出1000元钱,用于购买方便面、火腿肠、消毒液等物资。在他的带领下,其他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纷纷捐款,形成了全村上下众志成城、积极抗疫的良好局面,如今全村已捐款5万多元。李士留还向浚县浚州街道捐款1万元,用于开展疫情防控。
李士留的儿子李林也主动参加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捐资捐物、执勤站岗。李林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向村民普及,为有外出返乡人员的家庭进行上门消毒。
张彦光家庭: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当好典范
张彦光家庭是河南省文明家庭。
张彦光是一名民警,他所在的彦光警务室是我市唯一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也是我市唯一的“夫妻警务室”。
除夕(1月24日)下午,忙碌了一年的张彦光带着妻子董嘉荟和一双儿女回到了浚县老家。大年初一中午,他接到返岗通知后,迅速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张彦光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设卡检查、入户走访、宣传发动等工作,还要参与疫情防控卡点值守、警务值班,他的妻子也在山城区前进路助剂一厂家属院门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夫妻俩都忙于疫情防控,他们年仅两岁的女儿只能由12岁的儿子照顾。他们每天都早早地把两个孩子安置好,再赶到各自的卡点值守,女儿哭闹时就通过手机视频安慰。
“去年3月份,我和妻子同时被评为‘中国好人’;今年年初,妻子又被评为‘全省最美警嫂’。身负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我们更应该在关键时候以身作则,当好典范。”张彦光说。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张彦光还抓获网上追逃人员2人、治安拘留5人、调解矛盾16起、接待求助80余起。
贾延庆家庭:
坚守岗位降低疫情影响
贾延庆家庭是鹤壁市文明家庭。
贾延庆是淇县公安局卫都派出所所长,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他马上带领所里的党员向淇县公安局递交了请战书。
疫情防控初期,防疫物资不足。贾延庆立即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并自掏腰包购买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发放给所里的民警、辅警,确保每位民警、辅警在出警及到疫情防控卡点值守时都能戴上口罩、手套。自1月25日以来,他与所里的民警、辅警在疫情防控卡点共检查车辆2100余辆,体温测量登记200余人。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卫都派出所在贾延庆的领导下,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累计出动警力593人次,劝阻未戴口罩人员150余人,劝离聚集人员200余人,行政拘留3人,训诫12人。
近年来,贾延庆一直坚持义务献血,已累计献血5800毫升。近日,他得知我市需要一批血源,便趁着不用值守的时候前去献血。献血后,他仅短暂休息了一下,便又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贾延庆的妻子刘永云是一名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疫情防控期间,她认真备课,不间断地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工作。
刘鸿鹏家庭:
协助社区守好疫情防线
刘鸿鹏家庭是鹤壁市文明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鸿鹏与爱人刘荷仙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特殊时期展现了文明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刘鸿鹏和爱人在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淇滨区华府天下小区的31栋居民楼进行逐一入户排查。他们在小区内发现一辆来自武汉的车辆后及时上报,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劝导武汉返鹤人员做好居家隔离。在他们的带领下,17名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核查车辆、摸排人员、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登记出入居民身份信息等,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充实了力量。
疫情防控初期,一些居民不知道如何加强个人防护,刘鸿鹏和爱人便在网上搜索疫情防控知识发送到各个微信群中,他们先后推送介绍疫情防控知识的文章50余篇。他们还编辑了防疫短信,发送防疫短信100余条。淇滨区绿城花园小区出现疑似病例后,他们第一时间与该小区的居民联系,并提供应急救援车辆信息和专业的心理咨询电话。
他们还积极组织捐款活动,组织志愿者捐款7600多元。
宋丽清家庭:
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宋丽清家庭是鹤壁市文明家庭。
宋丽清是鹤山区公安分局警务综合室主任。疫情发生后,她率先做好单位内部的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制订单位内部防控工作措施,建立本单位民警、辅警健康档案,全面排查、跟踪了解掌握本单位职工与湖北返乡人员接触情况及健康状况,每天对居家隔离人员做好体温测量以及身体有无异常、有无外出等信息的统计上报工作。
宋丽清主动到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带领民警、辅警20余人坚守疫情防控卡点,督促辖区内村庄做好卡口设置、出入人员信息登记及体温测量等工作。他们还深入辖区各村庄排查外出返乡人员特别是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共排查100余户300余人。排查时,他们不断向群众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坚定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防控期间,宋丽清还和基层警务人员一起到辖区巡逻,严查人员聚集等情况。
宋丽清的爱人于东军也一直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在107国道淇滨区大赉店镇七里铺村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他们夫妻舍小家为大家,并肩战“疫”,还为疫情防控捐款2000元。
高玉芬家庭:
捐款捐物助力抗疫
高玉芬家庭是鹤壁市文明家庭。
他们住在浚县小河镇埽头村。疫情发生后,高玉芬带领儿女响应号召、深居简出,将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对家里的物品进行消毒,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作为一名党员,在村里设置疫情防控卡点后,高玉芬马上报名参与值守,劝导村民不出村,居家抗疫。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她动员儿子也参与进来,母子共同守好村庄的疫情防线。
“越是特殊情况,越要党员先上,何况我们家还是鹤壁市文明家庭,一定要作表率。”高玉芬说,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不管天气如何,他们一直坚守在卡点上。
疫情发生后,我市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踊跃捐款捐物。高玉芬和儿女商量后,向浚县小河镇政府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为该镇的前郭渡村卡点、康庄村卡点、派出所、卫生院各捐赠价值5000元的防疫物资,为小河村卡点、埽头村卡点各捐赠2000元,合计捐赠物资价值3.4万元。此外,她还向浚县教体局捐赠了两台笔记本电脑和50箱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