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日报05版
          

“面对面”转为“屏对屏”
示范区招商引资“面不见、线不断”

本报讯 (记者 高雯 通讯员 周佳楠)“现在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关于项目的一些细节问题,您可以在微信中及时发送给我,我们工作组会第一时间答复。”2月25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招商局局长李廷甫正在用微信视频对话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孵化联盟秘书长周青。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日前,示范区招商局积极探索运用新渠道、新形式、新手段,抓紧抓实疫情防控时期的招商引资工作,与客商通过“面不见、线不断”的新方式,努力实现防控疫情与招商引资“两手抓、两不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隔屏不隔情,沟通零距离。将“面对面”招商转为线上“屏对屏”招商,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线上招商。示范区主要领导参与重点项目联系对接,分别与天娱传媒文化产业、保利朝歌文化产业园、悍马中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联盟等项目负责人保持线上不间断联系。示范区招商局积极对接跟踪服务,对未签约项目逐一线上对接沟通,商定下步推进计划;对已履约未开工项目,跟紧贴近服务,高效完成前期手续及落地准备工作。

超前谋划,挂图作战。利用特殊时期苦练“内功”,深入分析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年度招商活动安排,优化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作矩阵管理图,对招商引资项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了然、应对有力;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积极谋划重点项目招商活动,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为疫情解除后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打好基础;提前谋划项目落地所需的土地、资金、政策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力为项目落地开工提供坚强保障。

专班服务,以商招商。利用客商资源拓展招商网络,采用一个重点线索项目建立一个微信群的方式,将投资客商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一并加入,在微信群中及时答复问题、协调推进,通过对接联系,深挖招商信息,以情招商、以诚感商、以商引商。

截至目前,示范区重点谋划耕德电子工业园扩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5个项目,总投资33.5亿元;在谈悍马新能源汽车等5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拟签约京东(鹤壁)智慧产业新城、天娱传媒文化产业等3个项目,总投资142亿元;拟落地保利朝歌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5亿元。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