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日报07版
          

淇县现役军人赵文彬已在村里的疫情防控卡点
坚守34天,他说:
无论走到哪儿,都要对得起军人这个身份”


 赵文彬为村民测量体温。本报记者 赵静 摄


本报讯 (记者 赵静 实习生 刘琳)“您好!您是哪里人?来村里干啥?请到这边测量一下体温、登记一下信息……”3月3日,淇县朝歌街道后张近村,一位年轻小伙儿笔直地站在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举手投足间带着军人的威严,他叫赵文彬,已经在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坚守了34天。

2019年,经过层层筛选,他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中战略支援部队方队中的一员。春节前,部队批准他回家探亲。“没想到突然出现了疫情,向部队汇报情况后,部队领导让我暂时留在家。”赵文彬说,1月29日,他找到该村党支部书记贾玉春,提出了想到疫情防控一线做志愿者的想法。“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军人,我应该站出来,保卫人民群众的健康。无论走到哪儿,都要对得起军人这个身份。”赵文彬说。

“我们安排他早上8点到岗,他7点多就过来了,晚上10点多才回家。”贾玉春说,赵文彬工作很积极,总是主动要求多向他分配任务,“测量进出村人员的体温、登记人员信息、对村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拿着喇叭到背街小巷劝阻聚集村民、宣传防疫知识……他什么工作都争着干,展现出了当代军人的风采”。“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为家乡做点事儿,我心里觉得很踏实。”赵文彬说。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