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收藏爱好者赵国飞建地契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馆藏地契1000多种5000多份
2020-08-27 07:14:50
赵国飞向记者介绍馆藏的明代地契。本报记者 苗苗 摄
本报讯 (记者 苗苗)浚县收藏爱好者赵国飞十几年来收集地契1000多种5000多份,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原地契博物馆。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新中国成立,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地契见证了社会的变迁。
8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浚县大伾山南麓的中原地契博物馆,博物馆面积500多平方米,馆藏地契1000多种5000多份,藏品除了中国的,还有日本、越南、比利时、朝鲜等国的,时间跨度从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目前,馆中展示了百余张比较有代表性的精品地契。赵国飞告诉记者,这些地契中,年份最早的一张是明朝万历十七年二月的一张官契,是他十几年前收藏的。地契作为土地的见证和衍生品,也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立法和文化,是研究中国史学、赋税制度、风土人情、印刷技术、书法、雕刻艺术等不可或缺的资料。
赵国飞指着另一张地契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张翻身契,是共产党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做主人的见证。那个时期的地契非常少,应该能达到国家一级文物的标准。”
为了收藏更多有意义的地契,这些年来,赵国飞和朋友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曾经为了一张心仪的地契往北京跑了三趟,最终如愿收藏。
除此之外,该馆还收藏着清朝康熙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浚县各个时期的各种地契,体现了浚县数百年来的社会变迁,尤为珍贵。
中原地契博物馆的建成,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文艺爱好者前来参观。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物鉴赏专家朱脉纯对中原地契博物馆有着较高的评价:“我接触收藏已经几十年了。据我了解,这样专业的地契博物馆在全国屈指可数。我来到这里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契,还看到了外国的一些地契,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赵国飞说,他建立中原地契博物馆,是想给地契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把自己的藏品展示给大家,让人们了解地契文化,博物馆会一直免费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