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区11所城区中小学与18所农村中小学“结亲”理念共享教师互派共同发展
2020-10-16 06:51:45
本报讯 (鹤报融媒体记者 武丹 通讯员 牛秀君)“嵩山小学现在与金山街道刘庄社区小学、上峪乡鹿厂中心校结为城乡教育共同体。目前,这3所学校共同使用总校校本教材《走进经典,传承文化》,学生同练武术操,让嵩山小学的特色教育在分校生根发芽……”10月12日,在淇滨区嵩山小学刘庄社区分校,嵩山小学骨干教师、刘庄社区分校执行校长王天美向记者介绍了该城乡教育共同体运行情况。
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淇滨区教体局按照“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捆绑式考核”的总体思路,采取“总校+分校”的管理模式,从2019年秋季起,组织城区11所中小学与18所农村中小学“联姻结亲”,实现了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
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了教育理念共享。淇滨区明达小学与钜桥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结成共同体后,将“9+1+N”发展理念传输到“结亲”学校,使农村学校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观,学生精神面貌得到了提升。
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了教师互派。城区总校向农村分校下派执行校长、骨干教师,农村分校选派青年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达到帮助农村学校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淇滨区1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共选派40余名教师轮岗交流。城区总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帮助农村分校开设国学教育、书法、绘画等课程,并开展竹笛、泥塑、经典诵读、古诗词鉴赏等社团活动,丰富农村孩子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介绍,每学年终淇滨区教体局对各城乡教育共同体整体组织实施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城区学校校长绩效考核范畴,引导城区学校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向所帮扶的农村学校倾斜,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