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愿百姓粮满仓种下友谊“金种子”———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与市农科院名誉院长、首席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交往二三事
2021-01-19 02:01:38
□本报首席记者 李霄楠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鹤壁,千里之遥也挡不住彼此的挂念;一个是农业农村部原部长,一个是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让百姓吃饱饭、吃好饭的共同志向让他们相交莫逆。
1月8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到市农科院海南玉米育种繁育基地调研,并看望他的老朋友——市农科院名誉院长、首席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老程,我来看看你。”“这一片地是多少亩啊?”“睡的是硬板床啊,一看就不是买的,是自己做的吧!”“吃的菜是自己种的还是买的?”……从晒场到试验田再到寝室,话题从现在种什么品种、进行什么品系的试验,到科研有没有经费支持、出差有没有补助,再到身体情况怎么样、谁来照顾饮食起居,30多分钟时间在拉家常一般的谈话中悄然流逝。
韩长赋与程相文是老朋友了。这在去年“五一”韩长赋发表的一篇题为《我的农业科学家朋友》的文章中就能看出来。文章写到:“说到玉米我要提到程相文,一位半个多世纪与玉米为伍的育种家。我跟程相文很熟,时不时跟他打打电话。”“他育出的这些品种就像他本人一样,不娇气、皮实、接地气、适应性强,农民喜欢,累计种植了3亿多亩,其中‘浚单20’曾经是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就算现在已经80多岁了,还是天天往地里跑,亲力亲为,乐此不疲。”“我挂念他,给他打了个电话。我问他身体,他回我以育种。他告诉我,他还在海南育种,种了9亩育种田。我劝他回老家休养一下,他说,搞了一辈子玉米,离不开玉米了,到了玉米地心里踏实。现在玉米亲本快收了,等收完了他就回河南老家选种。”
正如文章所说,韩长赋与程相文很熟。熟到清楚地知道程相文育种时的点滴小事,熟到通晓他的性格、脾气,熟到逢年过节都会给程相文打电话,熟到顺路时会时不时前去探望……正是一粒粒能“端牢中国碗、装满中国粮”的优质玉米种子,成为韩长赋与程相文交往的纽带。
“韩部长对我很关心,每年春节都要给我通电话拜年。”程相文回忆,“2017年3月,韩部长在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时候,专门请了4个小时假,去三亚看我和袁隆平院士。2019年他去海南调研,去了中国农科院海南基地,正好是我们对门,就又见了我一面。”
“韩部长写的《我的农业科学家朋友》那篇文章,是河南农业大学的郭天财老师看到后给我说的,说‘韩部长表扬咱俩了’。我看了文章之后,给韩部长发了条短信表示感谢。”程相文激动地说,“搞玉米的有那么多专家、院士,韩部长在文章里专门提到了我,感觉自己配不上啊!”
韩长赋给程相文总结出的两个特点,让程相文在众多玉米专家中独树一帜:第一,学历不太高,在实践中总结摸索,成长为玉米育种专家;第二,从浚县农科所起步,少了大院大所的资源,却能选育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用韩长赋的话来说,程相文是“接地气的育种专家”“真正把成果和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韩长赋对玉米育种工作的支持让程相文深受感动。“永优种业的育、繁、推一体化就是韩部长给批的,对我们工作支持太大了。好些全国性的农业大会,也让我作为特邀专家参加。”程相文说,去年10月,他作为特邀专家出席第二十八届北京种业大会暨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时,韩长赋还会见了他,“我们给韩部长汇报了粮食生产、玉米育种的情况,韩部长还专门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
每一次见面、每一通电话都是关心挂念。程相文感激、感恩。他说:“国家给我这么多荣誉,韩部长给我这么多支持,让我更感责任在肩。我还要再做一些工作,不仅要干,还要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