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为现代化南部新城建设添活力
2021-04-06 07:27:09
京东(鹤壁)智能制造产业新城效果图。
鹤壁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本组图片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供
上接第一版)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产业聚集进度,扩大聚集规模,做到内育外引,协调发展。
此外,示范区工管委还以京东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为载体,深挖3C电子及配套产业链关键企业招引,已签约并正在推进落地3C智能模具、年产1000万套AI语音键鼠、年产800万套头戴式耳机等一大批链上项目,基本实现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结构。
精准服务 精准施策
夯实招商引资工作保障
“招商引资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永震介绍,示范区坚持目标导向,持续优化招商体制机制,一方面出台了《产业发展链长制工作方案》《关于实行全员参与开放招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大产业、大项目、大招商上取得突破,为招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出台了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区为抓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事项交办制度,为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基础。
“我们配备县级干部任服务管家,在全省率先建立营商环境监督联络站工作机制,设立全市首台个体登记智能自动审批系统,持续推进‘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亮点纷呈,简政放权工作走在了全市前面。”示范区发改局局长肖清彬介绍,他们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在谈项目抓进度”的工作思路,建立项目推进台账,跟踪服务、精准服务,积极协助项目单位完善审批程序和建设手续,并及时解决项目落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采访时,在招商局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见到了“机器人产业链全景招商图”和“手机产业链全景招商图”,里面清晰地记录着材料、设备、面板、天线等要素的供应企业。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示范区精准施策,深化了与科研机构和重点院校的合作,河南哈工新基建与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院、吉林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河南应用技术转化中心)等即将落地,以此强化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牢记使命 履职尽责
构筑梯次发展格局
一批高端线束、人工智能芯片、石墨烯柔性透明导电膜生产企业成功引进;多家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相机、电子书等多功能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精密零组件厂商相继落户;善鼎、华之云等众多智能制造企业在示范区快速成长……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奋斗的汗水。亮眼的数据,离不开招商人克服重重困难,跨越道道沟坎的使命感、责任感……特别是去年3月,在疫情稍有好转时,招商局干部自驾5500公里,历时12天,集中考察了7个地市,拜访了40多家企业,对接项目39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京东(鹤壁)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一期开工建设已完成总建筑量的30%;河南哈工新基建与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院、鹤壁检验检测产业园等项目成功签约。在线新经济产业园、鑫大智能电器生产基地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等待落地建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下一步,示范区将围绕‘走在前、作示范’的功能定位,结合打好百日会战活动的重点任务,真抓实干,提标加速,精心准备招商要件,精准锁定目标企业,持续扩大招商成效,精细服务项目落地,努力做大智能制造产业、优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高端新兴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杰说,“我们招商工作就是要把项目谋划好、包装好、推介好,做到有思路、有重点、有路径,盯龙头、延伸链、建生态,努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我省先进智能制造产业高地,为现代化南部新城建设注入新活力,为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