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示范区学习方式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

本报讯 (记者 高雯)“打起竹板讲党史,明理汲取浩然气,齐说快板儿颂党恩,百年芳华心如磬……”4月16日,欢快的快板儿声一响,就吸引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高村社区的众多居民前往观看。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在宣讲队伍、宣讲载体上下功夫,创新学习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示范区结合“领导干部上党课”、“青年说”以及千场文化活动进基层等形式,创新载体,让理论宣讲走心更暖心。一是开设干部课堂。聚焦群众问题,开展“百年党旗红,逐梦新征程”活动,并进行现场亮诺、践诺、评诺,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效能。二是开设网上课堂。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整合媒体资源,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开设《党史教育进行时》《党史百年云课堂》等栏目。三是开设广播课堂。在全区各个村(社区)依托乡村大喇叭,让组织的声音、党员的交流、学习的内容融入基层群众日常生活。四是开设文艺课堂。结合文化进万家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史宣讲,组织编创《讲党史、颂党恩》《为了谁》等节目,以快板儿、歌曲、舞蹈等文艺方式到全区各村(社区)进行巡回演出,在欢歌笑语中让党的理论政策入脑入心。五是启动影视宣讲。以“宣讲+观影”形式,讲述党史故事,诠释党的精神,通过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