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日报04版
          

戎装在身使命扛 青春无悔勇担当——我市首届“鹤壁好兵”事迹简介


张冬



杨腾飞



任冠伟



廉子华



孟岩



朱博



王磊


□本报记者 田白雪

核心提示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在祖国的平原、大漠、戈壁、海岛、高原、边关……驻扎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远离家乡亲人,为守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固防线。他们当中,包含着8000多名从鹤壁走出的优秀青年。

在这8000多名鹤壁籍现役军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听党指挥、听令而战,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增强军人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推动我市双拥工作更深更实开展,市委、市政府和鹤壁军分区决定,从今年起,每年评选和表彰“鹤壁好兵”,把鹤壁精神谱写在强军新征途,叫响“鹤壁好兵”这一重要的国防品牌。

9月2日下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鹤壁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主办的鹤壁市双拥工作暨首届“鹤壁好兵”颁奖仪式在市艺术中心举行,市委书记、鹤壁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马富国为“鹤壁好兵”颁奖。

现刊登我市首届“鹤壁好兵”事迹简介。

武警安阳支队执勤二大队大队长杨腾飞

曾荣立个人二等功

用心用情带好兵 倾心倾力抓建设

 杨腾飞,男,浚县人,1987年出生,2005年入伍,中共党员,现任武警安阳支队执勤二大队大队长。

入伍不到一年,杨腾飞就担任了班长职务,两年内就入了党。2009年6月,杨腾飞被分配至武警安阳支队工作,至今已担任基层大(中)队主官10年。

任基层大(中)队主官以来,杨腾飞始终如老黄牛般踏实勤勉、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训练中,所有科目杨腾飞第一个上,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训练热情和比武士气。他带领的队伍在总队、支队组织的片区比武、勤训轮换、应急班集训、军体之星通信赛等各项比武竞赛中多次夺魁。为帮助战士进步,他制定了不同的“成长套餐”,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

杨腾飞曾任执勤二中队中队长,其间,他协调推进中队新营房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努力改善官兵物质文化生活,积极解决官兵冬季取暖难题,大力推动目标单位“智慧磐石”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监区周界监控及照明系统更新升级等工程,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杨腾飞所带执勤二中队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16年至2019年,他所带中队党支部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中队党支部”。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所在集体荣立三等功3次。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

在杨腾飞的教育引导下,16名战士入了党、42名战士晋选为士官、6名战士立功受奖,此外,43名战士取得大专以上学历、2名战士考上警校、1名战士提干。

某部队助理翻译张冬

曾荣立个人二等功

从小立下从军志 勤学苦练立军功

张冬,女,浚县人,1995年出生,中共党员。2012年,张冬以高出一本分数线148分的成绩,考入某军事院校;2016年,她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毕业成绩被分配到某部队服役,现正在某军事院校读研深造。

张冬出生在军人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有30年军龄的退役军人,曾考入军事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常年带车队执行边防运输保障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张冬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中,对军人有着浓浓的崇敬之情,早早就立下了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志向。入伍以来,张冬对党忠诚、爱军习武,勤奋学习、成绩优异。

在军校就读期间,张冬先后被评为思想道德标兵、学习标兵等,多次在比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部队工作期间,张冬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多次被选派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受到上级表彰,被评为行业标兵。

2018年,在本部队比武竞赛中,张冬取得单项第一、总分第三的好成绩,获“行业新秀奖”;同年,在全国性军队本系统首届“先锋杯”比武竞赛中取得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三名的成绩,荣立个人二等功。

2019年,张冬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到北京参加军队“五四青年节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同年,浚县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联合授予其家庭“功臣之家”荣誉称号,并举行了上门授牌颁奖仪式。

读研期间,张冬多次被选调执行重要任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021年,她参加第十届全国口译大赛,以河南省赛区第二名(一等奖)的成绩晋级华中地区大区赛。

空军参谋部某警卫勤务队应急分队代理排长任冠伟

曾荣立个人三等功

紧贴实战砺尖兵 强化战备守平安

任冠伟,男,山城区人,1994年出生,2014年入伍,中共党员,现任空军参谋部某警卫勤务队代理排长。

入伍后,任冠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官。

2017年,任冠伟担任空军参谋部某警卫勤务队应急分队代理排长职务。

2018年,任冠伟被选派到保定带兵,训练中他受了伤,但为了部队荣誉,他坚持带伤训练,最终圆满完成了带兵工作。

2019年,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向人民空军英烈敬献花篮,任冠伟带兵负责战备警戒工作。

2020年3月至9月,空军参谋部组织蓝剑特情队集训,任冠伟身兼战术教员和队员双重身份,全程参与其中,不仅在80公斤级近身格斗比武中荣获冠军,还带领全队取得优异成绩,圆满完成集训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7年至2020年,任冠伟连续4年担任春节前夕警务演练科目负责人,带领战士向空军首长展示营队风采,屡获首长肯定。

作为应急分队党小组组长,任冠伟带头开展党务和军事工作,代表警卫勤务队向上级领导汇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其所在党小组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和表扬。

 他还带领应急分队完成节日战备拉动及随机战备检查30余次,在军事体育考核中,全排所有战士均达到“优秀”标准,其中2名战士军事体育训练水平达到“特三”级。

某部队信阳储供基地副班长廉子华

曾荣立个人三等功

谦虚好学争先进 加倍训练当能手

廉子华,男,山城区人,1999年出生,2016年入伍,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某部队信阳储供基地副班长。

廉子华凭借不服输的信念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遇到不懂不会的地方就向前辈请教,成绩不如意就加时加量训练,完成了从资质普通向成绩优异的蝶变。

2018年,在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考核中,廉子华连续7个月保持总成绩第一名,被推选参加警卫勤务专业比武,荣获优异成绩。

2019年,廉子华被推选参加军兵种组织的优秀“四会”教练员比武,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教练员比武。赛前,廉子华全身心投入备战,白天练训法,晚上编教案,一遍一遍练、一点一点背,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一举取得班组协同类第一名的好成绩。

2021年,在上级组织的供应专业油料尖兵科目比武集训中,廉子华边赛边学边提升,成为种子选手,代表部队参加军兵种组织的专业技能比武,赢得了领导和战友的好评。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不精就练,这是廉子华入伍以来始终信奉的格言。他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自身岗位,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提高,坚决做到在实战中练兵、在实干中提高。

入伍不到5年,廉子华勤学苦练,进步飞快,多次参加军以上专业技能比武和军事演训活动。2018年、2019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20年,他获得本部“五四优秀青年”表彰,并荣立个人三等功,被部队评为“百名联勤能手”。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船艇大队副艇长孟岩

曾荣立个人三等功

扎根船艇甘奉献 带头履职做表率

 孟岩,32岁,淇县人,2008年入伍,中共党员,现任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船艇大队副艇长职务。

入伍13年来,孟岩始终不减对军营的那份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扎根海防的誓言,尽心尽责做好每份工作、站好每班岗,多次协助中队完成海岛连队物资输送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复杂条件下海上航行经验。尤其是担任副艇长以来,无论是加强自身建设,还是遂行军事任务,他都做到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船艇上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2009年,孟岩被评为优秀士兵。2010年,他考入镇江船艇学院,2012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5年,孟岩到西安政治学院参加预任指导员培训。当年年底,他在大队组织的年终比武中获得政工干部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016年,凭借过硬的军事和理论素质,孟岩被大队推荐到所属侦察队担任指导员职务,其间跟随侦察骨干从零学习侦察技能。

2017年,部队改革后,孟岩重新回到船艇工作。在学习和训练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信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得到领导和战友的认可。

2020年,孟岩参加旅“海防砺剑”岗位练兵比武,取得船艇大队副艇长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年终考核中,他的所有单项科目成绩均为优良,总评优秀,被评为“四有”军官。

2021年,再次参加旅“海防砺剑”岗位练兵比武时,孟岩以5发49环的出色成绩,打破该旅95-1式自动步枪射击纪录。

某部队分队长朱博 曾荣立个人三等功

参加浚县抗洪抢险 激流中6次闭气下潜找到管涌位置

7月24日凌晨1时,浚县新镇镇淇门村止洪渠出现管涌,一名军人不顾危险,跳进齐胸的洪水,在激流中连续6次闭气下潜,成功找到了管涌位置,为成功封堵管涌打下了基础。这名无私无畏、英勇果敢的军人,正是某部队分队长朱博,一名从浚县走出的优秀军人。

“一听家乡受灾,我真的很着急。”朱博说,洪灾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带领连队组建尖刀队奔赴鹤壁展开救援。

7月22日晚,朱博与21名战友从驻地邢台一路快速奔赴新镇镇卫河桥。到达现场后,他们顾不得休整,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勘查,展开救援。

抢险期间,朱博带领连队装填了上千个沙袋,筑堤近百米,转移群众60多人。淇门村止洪渠渗水口被封堵后又出现管涌,他在激流中连续6次闭气下潜,成功找到了管涌位置。

朱博过家门而不入,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事迹经《鹤壁日报》《淇河晨报》及鹤壁新闻网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宣传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抢险救灾任务结束后,支援部队陆续返回。在与朱博所在部队的首长交流中,鹤壁军分区首长了解到,朱博不仅在执行此次任务时表现突出,日常工作也很优秀,是部队的先进典型。

朱博1992年出生,2010年入伍,中共党员,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分队长,获评优秀基层干部3次、“四有”先进个人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先后被原济南军区和原总参谋部评为“军区优秀狙击手”“全军优秀狙击手”。他先后参加重大演习4次、军区以上比武3次。

2019年,在带队参加“侦察奇兵 ——2019”外勤参谋和武装泅渡科目比武时,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朱博出现多处伤病,腰椎肩盘突出两节,左腿膝盖抽过两次积液,时常疼痛钻心。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和队员们泡在水里,讲解动作,轻装开浪领游。

一次训练完,因长时间泡水,朱博的左腿疼痛麻木没了知觉,上岸时突然跪倒在地。战友纷纷上前劝他休息:“队长,你膝盖有伤,别下水了,我们自己游就行。”他却说:“训练场即战场,轻伤不下火线,这点儿小伤算不了什么。”在岸上稍事休息后,他找来绷带缠在腿上就又下水了。最终,朱博带领的武装泅渡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2020年,朱博所带连队因完成任务出色,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服役11年来,朱博始终把荣誉放在首位,把责任牢记心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使得他为连队争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成为战士们学习的榜样。

某部队运输班班长王磊

亲人受灾失去联系 他仍坚守抗洪抢险一线

7月23日,听闻家乡鹤壁受灾,某部队运输班班长王磊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抗洪抢险。随部队来到浚县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加固堤坝任务中。而此时,十几公里外的家中也遭了难,他和父母失去了联系。尽管心中满是担忧,但他没有放下手中的沙袋。这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就是从淇县走出的优秀青年。

“在部队,我们看过很多次1998年抗洪纪实、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纪实等影像资料,每次看我都深受触动,感慨于军人使命的神圣和军民之间浓浓的鱼水情。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如果祖国和人民有难,自己一定要出一份力。”王磊说。

 “拼死也要保护群众安全”是王磊请战的誓言。到达抗洪抢险现场,他顾不上长途机动的疲惫,顾不上十几个小时没吃一口饭的饥饿,主动投身到加固堤坝等任务。

“鹤壁生我养我,身为人民子弟兵,家乡有难,我责无旁贷。但我的家在淇县,我的家也受了灾,家人联系不上,没办法……”当时,面对记者的采访,正在全力抢险的王磊透露了心中的担忧和愧疚。

王磊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牵动了不少人的心。记者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王磊的家人。当得知儿子正在浚县抢险时,他的父亲王永林请记者帮忙转达:“王磊,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你把抢险任务完成好就行!”

经鹤壁军分区了解,王磊在部队工作突出,他1992年出生,2009年入伍,是一名中共党员。

入伍以来,王磊抓住一切机会锤炼过硬本领,急难任务面前争当排头兵,多次参与大项演训活动,还作为受阅人员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均出色完成任务,受到上下一致认可。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优秀士兵(士官)4次,获阅兵联合指挥部授予的嘉奖1次。

备战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王磊始终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炙热的骄阳下,军姿一站就是至少4小时。正是这样近乎严酷的训练,使他最终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正式受阅人员接受了检阅。

2016年,王磊赴藏参加集训活动,穿越109国道途中,陡坡、坠石、路面结冰等都是潜藏着的“生命杀手”,王磊驾车沉着冷静地一一化解,3天1100公里的长途机动没出半点问题,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

这只是王磊驾驶生涯中的一个剪影。从事驾驶专业的11年中,他驾驶的车辆总行程超过10万公里,其中包含涉水路、泥泞路、野战地形等险难路段的任务数不胜数,但越是险难任务,他越是争着靠前站、抢着当头车,用过硬的本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交出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