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
田间春耕春管忙 稳住农业基本盘
2022-02-25 06:54:37
淇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查看苗情、墒情,并进行科学管理技术指导。本报记者 汪丽娜 摄
本报讯 (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杜习忠)“现在麦苗长得还是有点儿弱。”“就目前的苗情来看,通过抓好春季田间管理,让弱苗变壮苗,应该不是问题。”“到抽穗的阶段应该就能撵齐了。”2月23日,在淇县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方里,淇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红军等人正蹲着查看苗情、墒情,不时和淇县大周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周讨论着苗情。
去年特殊天气给春季农业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淇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5个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组,及时印发《关于2022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的指导意见》《淇县2022年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指导意见》《淇县2022年小麦春季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和小麦促弱转状技术明白纸2万份,还组织人员到重点村庄张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挂图,技术服务组分包各乡镇(街道办),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培训宣传与指导服务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技术到位、措施到位,为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奠定基础。
“受去年强降雨的影响,全县小麦播期总体推迟,部分地区播期偏晚,小麦苗情总体长势较往年偏弱。”刘红军一边把麦苗放在手里仔细观察,一边告诉记者,去年淇县小麦播种面积29.2万亩,目前全县大部分土壤墒情适宜,个别墒情不足地块,正在浇返青水。部分农户播种时未使用底肥和地力较差、苗弱的地块,正在趁墒追肥,促苗早发,促弱转壮,提高小麦抗倒春寒能力,努力实现夏粮丰产丰收。
在淇县西岗镇卧鸾村的麦田里,村民裴学叶等人正在修地埋管,为灌溉麦田做准备。“这一片田地年前‘喝过’冬灌水,可以过些天再浇;那一片田地不具备冬灌条件,这时候得抓紧准备浇水的事了。”李文周介绍,淇县大周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并托管着1980多亩田地,其中200多亩承担着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的实验项目,他们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配方肥、玉米秸秆还田、有机肥综合使用的施肥模式,采用周期性深耕和深松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耕地地力。
刘红军表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期,这时要尽快促小麦弱苗转壮苗、促小蘖赶大蘖,特别是晚播弱苗麦田要及时中耕划锄、增温保墒。
“合作社虽然在去年遭受水灾,但是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小麦全部播种上了。虽然晚播小麦长势较弱,但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下,目前苗情转化升级明显,我们期待今年仍是丰收年。”李文周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