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农村人居环境加速绿起来

(上接第一版)按照“高大密厚彩”的标准,淇县持续推进廊道绿化工作,重点实施了山河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县段、淇河下游等生态廊道绿化工程,总长度60公里,绿化面积3000余亩,呈现“一年四季景不同”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绿化景观。

淇县高标准建设的生态廊道,与山区生态带相结合,共同构筑了纵横交错、色彩鲜亮的农村人居环境外围绿色屏障。

营造宜居环境

建设37个风景如画的森林乡村

“快来看,这儿梅花开了。”循着扑鼻而来的香气,记者来到淇县灵山街道南四井村的街心游园,这儿满栽绿树、景色宜人,村民正在观赏盛开的梅花。

按照“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思路,淇县重点建设淇河、大海线、高云线等5条森林乡村示范带,规划建设37个森林乡村,绿化面积540亩。

南四井村就是其中一个森林乡村。路边绿化带里,村民们忙着栽种石楠等植物。指着屋后一处才栽种的树苗,该村党支部委员孔全安如数家珍:“我们在空地上栽了栾树、松树等,栾树这两天就要发芽了。”

淇县制定了《淇县人居环境绿起来实施方案》,对包括37个森林乡村在内的60个村庄进行重点打造,整合国储林、林业发展等资金,通过补贴补助、苗木提供等形式投入建设资金500余万元。

在建设中,淇县坚持规划先行、“一村一策”,明确造林树种、配置方式、常绿树种比例等,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四旁绿化,群众见缝插绿,已种植桃树、枣树、核桃树等各类苗木6万余株。

目前,淇县森林乡村建设已完成总任务的80%,完成绿化面积400余亩,全部建成后,该县森林乡村占比将达66%。森林围村、绿树荫村、花果美村、林果富村的绿化格局正在渐渐成型。

拓展绿色空间

拆除2676处破旧 空心院

绿意盎然的行道树蜿蜒向前,二十四孝的雕像坐落在郁郁葱葱的翠竹中间。这个风景优美的游园是淇县高村镇新乡屯村孝文化园。

“这里原来是条臭水沟,我们改造修建了主题游园。”该村党支部书记周树芳领着记者,穿行在孝文化园、莲文化园、寿文化园、农耕文化园、竹文化园和福文化园等游园间,领略绿意浓浓的乡村风情。

淇县因地制宜对废旧房屋、残垣断壁进行拆除,推进“空心院”整治,进行“一宅变四园”(花园、果园、菜园、游园)改造,往日垃圾坑、臭水沟和废弃宅基地、荒地变身为风景各异的街心游园。

“这个新游园还没有起名字呢。”记者走到一个正在建设的游园,只见众多村民正挥舞工具栽种树木,廊亭和绿地已经成型。周树芳告诉记者,这个游园是在拆除6座房屋后挪出的空地上建设的。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淇县拆除空心院2676处,合计50.17万平方米,整理平整1253处,实现“一宅变四园”423处,通过增绿、扩绿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该县还将绿化管护纳入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行“总网格长、分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网格管理制度,责任明确到人,增强群众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形成了集体管路边、管游园、管公益,村民管门前屋后、管庭院、管个人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