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淇县:崇德向善树新风 春风化雨润朝歌

□本报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杜习忠 马强  

 淇县行政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树立着一排排整齐的宣传栏,每一块宣传栏上都写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的“淇县好人”的先进事迹,吸引过往群众驻足观看,这就是淇县的“好人广场”。一个个平凡英雄,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绘就了德润朝歌的精神谱系。

助人为乐 守望相助

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助人为乐的典范是鹤壁人耳熟能详的靳月英老人。她是淇县黄洞乡鱼泉村一位老党员、老楷模、老烈属。几十年来,她上山摘酸枣、挖草药、割草,甚至卖掉棺材换来爱心款,为部队捐赠慰问品1万多份,价值10多万元。此外,她还出资帮村里修路、接济乡邻生活、捐资助学等。61岁后,她带领儿孙用35年时间在村周围的荒山上种树20余万棵。她爬遍8架山19面坡,开垦出110多公顷山地,栽种了21万株绿化树和2.2万株经济林木。靳月英曾多次赴京接受表彰,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亲切接见,其事迹两次被编入中学教材。2019年,靳月英获评“中国好人”。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2021年7月21日晚,淇县遭遇罕见暴雨灾害,造成县城及多个村庄内涝严重。面对罕见汛情,淇县兴达公交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海祥带领公司骨干自发投入到搜救被困群众的队伍中。当天,他带领“公交方舟”逆行而上,在暴雨和湍急的洪水中解救被困者170余人次,其中65人被安置在公交公司。在刘海祥的影响下,公交公司50名应急保障人员迎难而上,累计出动公交车93辆次,运送受灾群众4027人,运送赈灾物资47个班次。2021年,刘海祥获评“河南好人”。

积善成德,涓滴成河。正是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绘就了这座城市温情的底色。放眼朝歌大地,擦肩而过的人们可能彼此陌生,但连接他们的,一定是守望相助的脉脉温情。(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