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日报04版
          

浚县善堂镇东王楼村实施“五大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东王楼村供图


本报讯 (记者 马龙歌)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浚县善堂镇东王楼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五大举措”,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记者4月25日从浚县善堂镇了解到的。

开展“三化”行动,整治人居环境。东王楼村通过认真开展“净化、绿化、美化”三化行动,组织公益岗位和保洁人员清洁街道,每月集中清理垃圾,并制定卫生公约;组织志愿者赴东王楼村植树绿化,近三年共种植大叶女贞、木槿等各类苗木1000余棵,月季、鸢尾花等各类花卉600余株;动员党员、群众代表清理占道菜园,修葺废弃房屋,粉刷墙壁,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借助帮扶单位捐助的10万元修建街道排水沟,确保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能力。该村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收回村集体土地,并对村集体所有的农用机械和榨油机进行公开招租,签订惠农协议,降低群众种植成本,实现村集体增收。同时,成立村集体所属农产品销售公司,包装设计炒花生等,在制作过程中,原材料取自本村及附近村,并动员脱贫户、监测户中有劳动能力人员参与包装生产。通过向帮扶单位和县直单位大力推广,中秋节假期销售农产品近10万元,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临近春节假期时销售花生、粉条等农产品,实现村集体收入4万元,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突出项目带动,绘就美丽乡村。鉴于该村位置相对偏僻,村“两委”干部积极谋划出村道路,与村民沟通后将出村路由2米拓宽至5米,方便群众出行;推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对村内水毁路段进行修缮,积极修建街道排水沟,增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积极建设农用水井,确保粮食保产增收;积极向市卫健委申请,建设博爱卫生站和博爱家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持续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与结对帮扶工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及时对接县乡行业部门,了解政策最新要求,并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驻村第一书记积极联络医疗资源,给予脱贫群众更高水平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结合帮扶单位制定帮扶措施,形成合力,落实帮扶责任,去年在省第三方评估中出色完成任务并交出满意答卷。

释放群众活力,改进乡村治理。注重提升群众组织力,不断释放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持续发挥红白理事会积极作用,提倡薄葬厚养,推动移风易俗;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和防汛救灾表彰,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助力乡村振兴;动员成立“东王楼黎明跑步团”,组织群众参与锻炼,参与防汛救灾及全村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出发点、以增强产业带动能力作为着力点、以人力资本开发为支撑点、以整治人居环境作为关键点、以实现乡村振兴作为落脚点,持续推动防返贫动态监测,持续推动培育集体产业,不断增强基层自治水平,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激发群众活力,增强造血能力,加强东王楼村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吸引力,焕发东王楼村乡村振兴新气象。”东王楼村包村干部刘国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