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广聚英才 智汇朝歌
——“鹤壁人才节”淇县分会场系列活动回眸

□本报记者 汪丽娜

“鹤壁人才节”举办期间,淇县分会场以“广聚英才,智汇朝歌”为主题,组织开展了“1+7”系列活动,“1”即“第一届淇县高层次人才命名表彰大会”,“7”即开展淇县人才新政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创业导师进园区、莘莘学子回家乡、教师队伍大提质、淇县名医义诊行、社工人才进社区等七大活动,关心关爱全县各类人才,切实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认同感,构建优渥的人才发展生态,塑造具有影响力的人才工作新品牌、新名片,扩大淇县知名度和吸引力。

召开第一届淇县高层次人才命名表彰大会。县委书记杨建强等5名县领导、70个单位主要领导和15名淇县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大会。会上对451名淇县高层次人才进行命名表彰,向15名人才代表现场颁发证书,3名人才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河南日报农村版、鹤壁日报、掌尚鹤壁、云上淇县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阅读浏览量超过15万人次,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敬才爱才氛围,让人才充分感受到荣誉感和成就感,以更加热烈的激情投身于干事创业中去。

开展淇县人才新政展活动。淇县在县委综合楼一楼大厅集中展示《淇县“才聚朝歌兴县计划”实施意见》《淇县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淇县“朝歌人才智领淇变”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人才新政,每天有上千人次参观,活动期间总参观人数超过2.3万人次。该县还安排拍摄视频,通过淇县融媒、云上淇县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人才政策的影响力、覆盖面和知晓率。

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淇县非遗文化合作社,淇县集中展示云梦山黑陶、李氏木雕、王婵居铁艺壶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120余件,现场进行蛋壳画、糖画等技能展示100余次,参观者超8000人次。通过此次展览,该县加大了非遗项目的推介力度,展现了朝歌风采,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淇县非遗文化,领略淇县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朝歌文化的品牌度和知名度。

开展创业导师进园区活动。淇县邀请人社部创业培训师、高级经济师、河南省大众创业导师何敏,高级经济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张卫东等4名省市创业导师到产业园区参观,并就创业资源整合、投融资渠道、科技创新等创业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圆桌论坛形式开展了“创业导师进园区”座谈会。创业导师以专业、独到的见解,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和企业代表、有志创业者深入交流,拓宽了参会人员视野,为企业精准把脉,坚定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增强创业本领、创业实效。

开展莘莘学子回家乡活动。组织30余名淇县籍学子到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实地听讲解、看变化,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企业代表和学子到鹤淇社区参加双选对接会,14家用人单位的代表在会上宣讲了人才优惠政策,介绍了企业状况、发展前景及招聘岗位等,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学子们向企业代表提问,企业代表解答,双方进行了有效沟通。学子们把握机会,找到了自己的岗位;企业慧眼识珠,挑选到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共有20余名高校学子和企业完成签约。本次活动实现了学子和企业的双赢,在淇县籍青年学子心中种下“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种子,吸引更多淇县学子“家燕归巢”,在淇就业创业,引导其将自身成长与淇县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淇县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充分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

开展教师队伍大提质活动。邀请淇县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冯成铭以及淇县回引优秀教师、鹤子鹤商双回双创引进教师、县高层次人才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加教师提质座谈会。大家围绕“才聚朝歌”“人才兴教、科教兴县”等话题展开座谈,畅谈个人回乡体会和教学方法等,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回乡从教,扩大优秀教师队伍,快速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质量。

开展淇县名医义诊行活动。从全县各医疗机构中选派内科、外科等领域29名专家组成医疗专业队,分别到西岗镇西岗村、北阳镇北阳村、桥盟街道吴寨村开展义诊活动,医务人员仔细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解答他们的疑问,向群众讲解健康知识,普及推介健康生活方式,增强预防疾病意识,尤其对春夏季多发病、地方病的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活动结束,共义诊咨询1200余人次,展出健康教育宣传展板16块,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2000余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000余元。活动为群众普及了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方便了群众就医,体现了医护人才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开展社工人才进社区活动。组织心理咨询师、社工志愿者等20余名社工人才,在朝阳社区、云梦社区中心广场设置社工服务站点,开展未成年人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法律咨询、家庭关系调适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共帮助1000余名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展现了社工人才的社会担当,进一步提升了社工服务和社工人才知晓度,充分发挥了民政民生兜底保障作用。

“鹤壁人才节”淇县分会场“广聚英才,智汇朝歌”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关爱,展现了各类人才的社会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了各类人才的获得感、满足感和认同感,营造了淇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提高了淇县品牌力和吸引力,让各类人才在淇县汇聚充满了无限可能,为续写高质量富美朝歌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