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4版
          

赴泰支教 教学生涯中难忘的历程
——记淇滨区鹿鸣中学教师谷岳华

□本报记者 秦颖

“同学们,张骞‘持汉节不失’。张骞当时没有身份证,也没有工作证,‘节’是代表使节身份的信物,体现了他对国家忠贞的感情。回想我在泰国的几年支教经历,爱国之情让我不断坚持传播中国文化。下面我们一起找到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看一看每个国家在哪里。”这是淇滨区鹿鸣中学教师谷岳华近日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2014年,谷岳华被派往泰国支教。本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初心,她放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踏上了支教之路。

  克服重重困难,努力适应泰国艰苦环境

初到泰国,谷岳华在生活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有一次,谷岳华被毒虫蜇咬,左臂红肿、麻木。当时,学校的教师早已下班,还好遇到缅甸华人教师,开了近一个小时的车将她送至当地医院,经过及时医治才得以恢复健康。

 面对不同国情、学情,为了让自己在教学上不断精进,她连续两年参加当地外国汉语教师培训,2016年又参加了第4期泰国北部华文民校联谊会教师岗位培训。

 她先做学生的朋友,跟他们建立友谊,先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然后喜欢上中文课。她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欢迎学生找她交流,请学生吃小零食、聊天儿时帮学生纠正中文发音。后来,在课堂上,学生开始积极配合回答问题,课下和她成了说悄悄话的好朋友。

  不忘使命,坚持传播中国文化

教好课的同时,谷岳华不忘自己的文化使命。她从一开始她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她带领学生参与“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等赛事,不但使学生增强了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也在比赛中得到了较好的历练。

 对于国外的孩子来说,咬准字音、读对声调等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她每天坚持利用上课前30分钟、中午休息和下午放学的间隙,辅导参加比赛的学生。

 在她的耐心培养下,她所教的学生在第三届华文学术比赛中,两人分获初中组讲故事比赛冠军和小学组三等奖,一人在泰国第66届手工技能与学业知识竞赛中获泰国总决赛亚军。

  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表彰

 在泰国支教期间,谷岳华主动教授高中阶段的课程。在她的坚持不懈努力下,学生李碧霞、张泰婷等6人已成为海外中文教师,最终走上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

 谷岳华的工作也受到国际友人好评,先后获泰国教师推举的“支持学校工作优秀中文教师奖”等4个奖项,6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其中3个为省级以上荣誉。

 2017年,谷岳华回国后,担任淇滨区鹿鸣中学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支教的经历让她明白做好课前铺垫、讲好知识细节的重要性。

 谷岳华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方法,她不断摸索尝试,常能用简单高效的教学方式讲授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所带的班级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另外,她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示范课还在全区做了两次教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