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聚力转型再升级焕发产业新活力

(上接第一版)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只有引大培强才能实现“后来者居上”的目标。我市立足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调动各方资源,成功引进京东、华为、360、中科曙光、航天宏图等20多家头部企业,吸引了419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快速集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其中京东、360、航天宏图将区域总部设在我市,去年京东鹤壁基地数字经济规模达309亿元。

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大热的产业门类,鹤壁作为农业强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市的永优玉米、谊发种猪等54个优良品种通过国审、省审,年畜禽良种供种量占全省的20%;投资68.7亿元的新拓洋生物化工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投资150亿元的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投产、全部建成后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目前我们已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煤炭洗选,煤炭从洗选到分装都实现了智能化,精准高效。”6月10日,鹤山煤炭物流园项目现场一派有条不紊的繁忙景象,园区工作人员介绍。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的鹤山煤炭物流园,是鹤壁现代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京东、万邦、顺丰、韵达等1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均在我市设立了区域分拨中心,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去年营收20亿元,鹤山煤炭物流园去年营收71亿元、保电期间外运煤炭180万吨。

从“无”到“有”,绘就未来产业发展宏图

仰望星空,北斗灿烂。

两年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在北京宣布开通。

2022年,落户鹤壁、曾参与北斗三号重大国家战略工程的科技型企业,将向天空发射以鹤壁为名字的卫星。

“我公司计划今年发射4颗卫星,分别命名为鹤壁1号、2号、3号和河南1号,并将积极参与鹤壁空间地理信息与5G融合应用试验区建设,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服务,为鹤壁乃至河南5G产业应用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助推鹤壁城市治理、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6月10日,在位于鹤壁科创新城5G产业园的航天宏图卫星大厦,河南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任忠胜信心十足地表示。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唯一的遥感应用企业,该公司曾独立承担或参与了“高分专项”“北斗三号”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发展大计,运筹于新时代;未来之城,崛起于新阶段。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重点开拓北斗应用、区块链、未来信息网络、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实施未来产业孵化计划——

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签约密码先进技术研究院,筹建商用密码产业园,以此为依托,引进一批区块链技术研发及应用企业,孵化培育一批融合产品,推动技术革新,加速产业变革。

紧盯6G(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其网络信号可以抵达任何一个偏远的山村)技术突破,率先开展示范应用,护航“四优三新”产业发展。

前瞻布局智能仿生材料、超导复合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推进建设一批前沿新材料中试验证基地和应用示范平台,进一步助力我市完成向新产业强市的升级。

从“煤”到“美”,探索绿色低碳产业道路

 “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是郭沫若对昔日鹤壁传统煤炭产业的深情赞颂。

而今,我市的产业格局早已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的蝶变。

从煤城到美城,鹤壁在“绿色”上做足文章。

发展低碳产业,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开展低碳园区等绿色创建活动,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零碳工厂”建设,建成“花园式工厂”40个以上。

坚持问题导向,减少生态污染问题发生。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淇河生态评价指数在海河流域中位列第一,参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公众投票全国排名第一。全面开展全市露天矿山“关小上大”综合整治,豫鹤同力和鹤煤三矿、鹤煤六矿、中泰矿业等创建为省级绿色矿山,淇县北阳灵山片区、同力水泥矿山、黑山头玄武岩矿山成为全省生态修复精品示范工程,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完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的省辖市,山城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示范基地。

推进“绿满鹤壁”,打造绿色宜居幸福之城。目前,全市完成造林11.5万亩;新建改建街头游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225个,提升各类绿地面积11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我市节能控煤考核全省优秀,节能减排示范连续三年在国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保持全省前三,海绵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做法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宜居宜业,营造优质产业发展环境

15分钟步行半径内,在鹤壁城区都能做些什么?

“给大脑‘充电’!”市民刘合香是淇河书屋的常客,这里琳琅满目的图书随便看,还能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

“吃顿营养餐!”72岁的路建霞说,“我有风湿病,天冷怕碰凉水,到日间照料中心买份午餐,方便又美味!”

做个体检、办个业务、打场球赛、逛街购物……近年来,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大大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市先后投资180亿元,实施295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37个,惠及群众5万余户;整治背街小巷43条段,打造了一批保存鹤壁历史文化记忆的主题小巷,实现了老旧小区“逆生长”、背街小巷“换新颜”。全市建成55个“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试点社区,成为全国第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两次获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

结合城市功能、产业定位等规划布局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我市推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同步完善、双向融合。目前全市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均超过全市60%,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我市着力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实现了产业发展空间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双提升,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发展态势。

勇争一流,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是否能吸引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立足产业转型发展,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交出了令人瞩目的高分答卷——

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连续第三年排名全省第三,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其中的企业满意度指标更是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全省第二,实现了大灾之年的逆势上扬。2022年3月,入选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公示名单。

一方面,删繁就简,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一件事一次办,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全省第一。率先建成基于“一张蓝图”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被自然资源部、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全市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高频事项双休日“不打烊”,全面推行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电子证照生成种类达到28种、全省第二,政务服务评价位居全省第二,政府效率排名中国“百高市”第27位。

另一方面,先行先试,开创“两个健康”新局面。在全省率先上线“鹤必达”政策直达平台,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创新实施“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向全市企业选派服务管家、首席金融服务员、警务专员、法律服务专员和营商环境监督员2000余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贴心服务,“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愈来愈亮,鹤壁作为投资兴业沃土的声名远播,为愈来愈多头部企业签约落户奠定坚实基础。

奋楫争先求突破,真抓实干当先锋。聚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鹤壁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新道路。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付宁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区和市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再获国务院表扬激励,获得产业转型升级奖励资金2500万元。这是对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务院表扬激励为契机,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确保‘十四五’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供鹤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