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探索科学普及新路径打造全域科普鹤壁样板——我市创建“全域科普”省级试点市工作纪实


 市科协、市农科院联合开展“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向小学生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市科协供图


□本报记者 王峥

  

 社区的科普讲座上,有基层科协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

新能源公交车上,科普杂志伴乘客度过快乐的出行时光;

现代化的市科技馆里,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科技的奥秘;

高新技术企业实验室中,技术人员向研学的青少年讲解产品研发的过程;

…… ……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全域科普工作,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搭建各类科普服务平台,构建科普工作与组织建设融通贯通机制,积极创建“全域科普”省级试点市,为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厚植科学沃土,全力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鹤壁样板。

全领域行动

融合+创新

共创科学普及最优氛围

科学普及,包罗万象。鹤壁通过“融合+创新”,营造了科学普及工作的最优社会氛围。

立足全领域行动,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科普工作体制机制。

 6月22日上午,淇滨区居民张晨宇通过“鹤壁市科技馆”微信公众号预约了6月23日下午的门票。他兴奋地表示:“高考结束了,我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很感兴趣,先来这里体验一下相关的高科技装备。”

从青少年科技教育,到安全生产知识、卫生健康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再到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我市为实现科普工作成效最大化,积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完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制度,推动科普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了科普载体多元化。

围绕全领域行动,深化科技创新工作及成果的宣传。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飞行庆祝表演上的党旗,再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上宇航员的“一日三餐”,都有“鹤壁基因”。

鹤壁作为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突出而两次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的城市,立足“四优三新”主导产业,加大创新载体平台、政策机制宣传,立体化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团队和个人来鹤发展,不断激发创新创造动力活力。同时,我市积极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推动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