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日报03版
          

制度管廉 公开促廉 文化润廉

(上接第一版)将“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相结合,把真管真治、严管严治的力度传导到基层末梢;另一方面从健全制度入手管好“小微权力”。区纪委监委修订完善民主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等三大类21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权力流程图,逐项明确责任主体、操作流程和运行程序,以制度约束权力,推动形成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村居良好氛围,不断夯实清廉村居建设根基。

 公开促廉,群众看得明白心中有数

 

“以前社区干部用了多少钱干啥了,我们都不知道,现在社区的每一笔收支都能在手机上查到,大家看得明明白白。”看到手机上查询到的居务信息,宝山街道南窑社区居民郭立堂说。

南窑社区公开促廉的生动实践,是山城区纪委监委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工作缩影。为了保障群众对村(居)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区纪委监委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并推出手机客户端,将全区100个村(社区)的民生政策、财务信息、办事流程等群众关心关注事项录入平台系统,群众发现问题可一键举报,通过数智化赋能,让村民知道资金使用事出有因,做到心中有数。

 文化润廉,提升“清廉颜值” 擦亮“村居底色”

  

沿着山城路街道“清风小巷”漫步而行,一条条廉洁警句、一篇篇清廉故事呈现出一个“以巷为布、绘景述廉”的清廉文化“静课堂”。

在石林镇石林大街,“红色”雕塑、红廉教育小游园等廉洁文化阵地,不仅提升了村居“清廉颜值”,还引导干部群众学廉、崇廉、知廉、倡廉、筑廉,为乡村振兴注入“廉洁因子”。

山城区纪委监委结合各村(社区)人文特点、文化背景等内容,因地制宜融入“清廉”元素,让“清风墨香醉山城”的廉洁文化品牌遍布大街小巷,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清廉建设需要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把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结合起来,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切实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山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明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