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城市更智慧 生活更美好
——我市深入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综述


 我市立足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功引进京东、华为、360、中科曙光、航天宏图等20多家头部企业,吸引了419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快速聚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图为高校学子在360数字城市安全大脑参观。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岳珂

 客人来访在家即可控制小区大门,居家健康监测App每日打卡,招工就业信息直接推送至手机,乘公交车外出在站亭就能实时看到车辆实况,智能微厅无人办理工商、税务、公安等各类业务……这些并不是远景展望,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今的鹤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市民能切身感受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当前,智慧城市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省委把数字河南作为赢得未来的战略工程,我市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理应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从市第十次党代会,到市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2022年的十件民生实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都有提及,这充分释放了我市对标“十大战略”,深化“十大行动”的有力信号。

新基建

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家住淇滨区华府天下小区的张志华2018年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然而,最开始这辆新能源汽车带给他的“麻烦”要远远大于便利。

“充电太费劲了。”张志华至今还记得排队等充电桩的经历,“车多桩少,排队要很久。”

随着我市在新型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充电越来越方便,张志华也告别了“等桩”,“小区有,单位有,公共充电桩也多了,还支持快充,再也不用排队了。”

新型基础设施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可谓一举多得。

我市瞄准这一关键领域,大力实施5G智慧城市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建设,打造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全国领先的5G新基建+应用场景示范性智慧城市。

按照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原则,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公共充电场站、公交出租专用场站和用户专用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25年,我市将形成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交通网三网初步融合,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三化管理运营体系基本建成。结合省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平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

在5G新基建中,智慧合杆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市就有一家土生土长的智慧合杆制造企业——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

垂天科技生产的智慧合杆,借助“5G+物联网”技术,依托集智慧合杆、5G网关、边缘计算机房、AloT城市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垂天之云”体系,在智慧照明、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环境、智慧旅游等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