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市博物馆做好三个角色践行创文使命

 本报讯 (鹤报融媒体记者 叶胜利 见习记者 石颂佳)市博物馆“清廉鹤壁”书法摄影展火热进行中,这是该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具体行动。7月19日,记者到市博物馆采访,了解其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有力举措。

只见馆内环境整洁,“喜迎二十大”“讲文明树新风”“鹤壁文化专栏”等各类文明宣传展板应有尽有,创文氛围浓厚。据了解,市博物馆还在馆内显著位置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内容。

“受疫情防控影响,许多活动由线下变成了线上,博物馆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尝试了‘线上+线下’的新模式。”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了解,线上新模式运用了3D全景展示技术,可清晰展现文物全貌,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市博物馆接连开展了“锦绣中华——中原传统服饰”国风文化线上教育活动、“习礼明德兴古礼、励志报恩少年强”等10余场社会教育活动,举办了5个临时展览,上半年吸引观众8万余人次,为传播精神文明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记者采访时看到,数名工作人员身着志愿者服装,携带扫帚、畚斗等清扫工具向馆外走去。据了解,今年年初以来,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全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万家团圆时,他们组织看望留守儿童;周六周日,他们到结对帮扶社区清洁家园;五一国际劳动节,他们又在便民服务点热心提供服务……

同时,市博物馆还积极参加市文明办、创城办组织的各项活动,完善馆内便民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鹤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将不断加强创文宣传、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设施,举办丰富的展览及教育活动,做好宣传者、传播者、志愿者三个角色,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市博物馆馆长潘海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