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日报07版
          

宝山经开区
推进“三化三制”改革
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宝山经开区风景如画。



宝山经开区突破传统选人用人模式,实现全员竞聘上岗。图为竞聘现场。



宝山经开区加快功能性新材料和日用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赞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上接第一版)

内设机构精简40%,“瘦身强体”聚焦经济提升

   宝山经开区成立于2009年,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化工园区、四个现代煤化工基地之一。近年来,宝山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2022年3月,宝山经开区成为全省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试点后,按照突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原则和“整合、扩区、调规、改制”要求,该区以“三化三制”“管委会+公司”为重点,统筹抓好改革推进。一方面,明确管理职能。管委会聚焦经济发展职能,制定《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权责事项清单》,剥离教育、文化、民政、卫生健康等社会管理职能。理清管委会和公司职能分工,区属公司致力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并组建了5个专业化运营团队,作为开发区开发建设主力军、产业引导平台、优质资产运营商,通过政府工程代建、授权经营、股权投资等形式,做大做强运营公司。另一方面,整合内设机构。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内设机构由10个精简至6个,协同高效的特点更加凸显。其次是优化班子结构。县级领导职数由10名精简至5名,正科级领导职数由10名精简至7名。目前,领导班子已配备到位,建立了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职能体系。

打破“大锅饭”全员竞聘上岗,激发内生活力

   领导班子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员工全员聘任、工资绩效薪酬制……这场“三化三制”改革,以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为抓手,完全实现了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干多干少不一样甚至没法儿比的改革初衷。这让已经成立13年的宝山经开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聘用模式看,实现了全员竞聘上岗,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选人用人模式。该区成立由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宝山经开区“三化三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全员竞聘工作专项小组和公开选聘工作专项小组,具体负责区内部竞聘和面向社会招聘工作。研究制定了《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内部竞聘方案(试行)》,已于3月底顺利完成全员竞聘工作。

从工资分配看,实现了以岗定薪、优绩优薪,彻底打破平均主义。该区以“水平合理,结构科学”为前提,制定了《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薪酬管理办法(试行)》《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绩效管理办法》,将重点工作、专项工作和日常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实现从“死工资”到“活薪酬”转变。实行独立核算和单独预决算,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激发全体人员干事创业激情。

上下同心主动作为,走出全省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宝山实践”

   改革是破冰船、改革是发动机。启动“三化三制”改革以来,宝山经开区上下一心、革新观念、主动作为,迅速落实改革各项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的实效也逐步显现出来。

   “这次改革,我们抓住全区主责主业,以经济发展为主线,提取各部门关键指标,精准定位、分解任务,使得人人心里有目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干部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热情明显增强,不仅形成了干事创业、敢为人先、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良好工作氛围,也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宝山经开区工作人员李洪丽表示。

   在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该区聚焦功能性新材料和日用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总投资150亿元的山东美瑞聚氨酯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河南能源30万吨聚甲醛、总投资35亿元的赞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态产业园等工业强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173亿元的可降解材料基地等8个项目签约落地。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实现税收同比增长82%,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三化三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症结,进一步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也为下一步升级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下了良好基础。”宝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徐习海表示,下一步,宝山经开区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巩固提升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以改革的实际成效为全省实现“两个确保”贡献鹤壁宝山力量。

   链接:“三化三制”改革,“三制”指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三化”指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