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一巷一文化一圈一主题锁住老记忆“圈”出新生活
——访山城区委副书记李红生

□本报首席记者 张婷媛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面向群众的第一站,抓好社区‘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可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8月3日,山城区委副书记李红生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山城区深刻认识到城市品质提升是高质量示范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是老城区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三山统筹”对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城市更新中突出抓好“一刻钟生活圈”建设,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老城区提质赋能,群众生活的舒适度、便利度、幸福度不断提高。

近两年来,山城区将“一刻钟生活圈”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和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立足“三山统筹”,突出“大服务”理念,健全生活圈建设推进机制,实现共建共管共治共享。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通过植入口袋公园、体育运动设施、文化活动场地、点式生活服务设施等功能载体,盘活闲置厂房、边角剩余地等存量资源,串点成线提高城市品质,在小空间做好民生服务大文章;推动品牌连锁企业、维修等便民商业资源下沉社区,丰富社区商业业态,畅通社区经济“微循环”;推进5G智慧管理平台、智慧健康小屋、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分类等,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的生活,让社区管理更智慧,居家更安心;以“善行山城”为引领,深挖历史文化底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场所体验、延续社区记忆,打造了“一街一文化、一巷一景观、一圈一主题”的山城特色,让这座城市既有人文魅力又有发展“热度”与民生“温度”。

李红生表示,下一步,山城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聚力、乘势而上,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抓实“一刻钟生活圈”建设,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山城贡献。

围绕“一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适老化改造,依托街道级大中心带动小中心、小中心延伸居家,提供助餐、助医等“六助”服务。围绕“一小”,开展兴趣爱好课堂,提供托育服务;与社区学校互动互联,实现少工委与学校共建共享。围绕“一青壮”,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更加精准对接就业供需;打造青年会客厅,定期开展青年读书会,全力打造青年友好型社区。围绕产业工人服务,将安全文化融入生活圈建设,全方位提升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品质,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围绕产城融合,打造乡村版“一刻钟生活圈”,辐射周边群众和园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围绕智慧社区,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有机融合,打造更多5G应用场景,更好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