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努力打造全覆盖、有亮点、可推广的高质量生活圈“鹤山模式”
——访鹤山区委书记张超

□本报记者 苗苗

“‘一刻钟生活圈’是一项长期的便民服务,我们不仅要建得好,还要守得住,为居民提供就近、便利、稳定的基本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8月10日,鹤山区委书记张超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鹤山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一刻钟生活圈”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为民政治立场,建设上关切“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上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按照全市“一刻钟生活圈”“四制三化”的建设模式,立足鹤山实际,实施“五抓五促”,全面推进“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提升。

近年来,鹤山区聚焦“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目标,坚持大员上阵,建立由区、街道、社区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三级“圈长制”,多方参与共建共管,形成生活圈建设合力。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工程,整合辖区拆迁空地和闲置土地资源,新建鹤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城市公园、街心游园、街景广场90余处,完成12个老旧小区、3个便民市场改造提升,打造紫薇花城、中山湖等一批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文化润城工程,立足资源禀赋,充分挖掘鹤山文化内涵,新建淇河书屋5座、铁路文化公园等公园游园8个,打造鹤源古街、陶瓷巷、鹤煤巷等特色文化街巷,文化底蕴充分彰显。大力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重点人群,引进养老服务机构4个,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8个,设立普惠性幼儿园6家,改扩建中小学7所,升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18个,鹤山区人民医院全面开工,毛坦中学实现招生,形成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的社区生活圈。目前13个社区完成“一刻钟生活圈”建设任务,便民、惠民、利民的社会效益凸显。

张超表示,下一步,鹤山区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打造全覆盖、有亮点、可推广的高质量生活圈“鹤山模式”。统筹推进,夯实便民基础。对标“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补齐服务功能短板,全力推进18个社区“一刻钟生活圈”便民、利民、惠民全覆盖。打造亮点,提升品质服务。深挖鹤源文化,聚焦高端生活服务,引进社会资源,加快构建互联互通智慧化新型社区,全面提升“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的内涵和品质。常抓共管,推动长效运行。充分发挥“四制三化”工作法优势,统筹各方资源,不断提升生活圈整合能力、服务能力,构建“建设、运行、管理”3个阶段评价机制,确保“一刻钟生活圈”服务长效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