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 乘势而上
奋力谱写高质量富美浚县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浚县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22-08-15 07:15:54
8月11日,中国共产党浚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书记楼阳生到鹤调研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聚焦聚力、乘势而上,大干三季度、决胜下半场,实现“全年红”,奋力谱写高质量富美浚县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努力在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当先锋、做表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浚县县委、浚县人民政府关于主动融入担当作为奋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新征程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浚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
一 顶压奋进、难中求成,风雨中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一)坚持抓巩固、助衔接,提升了高质量发展成色
1.主体责任扛稳扛牢
●制定“1+17+13”工作推进体系,3000多名帮扶队员全部下沉一线。
2.帮扶措施精准落实
●认真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全县风险消除率64.3%,守牢了不发生因灾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3.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
(二)坚持抓重建、促提升,展现了灾后重建新面貌
1.规划体系科学实施
●科学推进“1+7+36”规划体系,各项工作开展高效有力。
2.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受灾群众补助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受灾工业企业得到足额复工复产,受损房屋全部完成修复重建。
3.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总投资119.3亿元的1066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竣工903个,竣工率84.7%。
(三)坚持抓产业、强支撑,点燃了经济发展新引擎
1.传统产业焕发新机
●绿色食品、现代家居两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20亿元、90亿元。
2.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全县物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6%。
3.文旅融合加速推进
●浚县古城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
4.载体平台不断夯实
●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挂牌成立,白寺现代物流产业园被确定为鹤壁市现代物流开发区。浚县进入了“双开发区”时代。
(四)坚持抓项目、优服务,实现了重点领域新突破
1.招商引资捷报频传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个,总投资257.6亿元;全年到位省外资金65.8亿元,排名全市第一。
2.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纳入全省前五期“三个一批”项目33个,项目审批完成率、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为100%。
3.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县(市)排名第九,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五)坚持抓城乡、提品质,构建了融合发展新格局
1.城市建设绘就新蓝图
●加快推进鹤浚一体,谋划城市提质项目55个;高铁滑浚站建成通车,浚县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2.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
●被评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3.乡村振兴描绘新愿景
●今夏小麦总产达59.04万吨,较上年增产1400吨,实现大灾之后再夺夏粮丰收。
●15个村乡村振兴PPP项目加快推进,35个美丽乡村项目谋划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六)坚持抓改革、求创新,增添了跨越发展新动能
1.行政效率不断优化
●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
2.创新平台搭建有效
●48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
3.创新人才引育有力
●招引各类高层次人才1317名,引进挂职博士7名。
●县人才公寓建成投用,126名高层次人才入住。
(七)坚持抓民生、谋福祉,满足了美好生活新向往
1.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标准连年提高。
2.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8615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105人。
3.“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成效显著
●高标准打造10个生活服务圈,覆盖41个小区,惠及群众20余万人。
(八)坚持抓统筹、保稳定,营造了和谐安宁新环境
1.防疫与发展筑牢“双防线” 2.发展与安全实现“双过硬” 3.应急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九)坚持抓党建、转作风,彰显了实干担当新风采
1.政治建设坚实有力
2.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21个村(社区)被评为鹤壁市2021年度“五强”村(“五优”社区)。
3.干部队伍全面过硬
●减县补乡选拔人员9批次488人。
4.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二 把握大势、乘势而上,守正中把准高质量发展坐标航向
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鹤壁市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战略目标和创建“六个示范区”主要任务,主动融入、担当作为,做到“全省走前列,全市争第一”。
具体来说,就是“九个走在前列”,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在构建创新生态上走在前列、在优化产业生态上走在前列、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上走在前列、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在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总量突破4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高质量富美浚县建设取得系统性成果,“三个强县、三个示范、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浚县基本建成。
三 抓重抓要、负重拼搏,奋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赶超跨越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持续扛牢政治责任 ●探索形成经验模式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二)紧抓改革创新变量,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激发创新驱动能量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三)提速产业转型升级,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动优势产业“弯道超车” ●实现新兴产业“换道领跑” ●加快载体平台“腾笼换鸟”
(四)抓牢三项重点工作,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点燃招商引资“强引擎” ●推动营商环境“上台阶”
(五)推进城乡建设提质,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
●蹄疾步稳推动城市建设 ●扎实有效推动小城镇建设 ●用心用情推动乡村建设
(六)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
●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全力打造文化品牌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走出民生保障新路 ●抓好“一刻钟生活圈”建设 ●打造更加优美生态环境
(八)筑牢安全稳定底线,强化高质量发展保证
●推进“三零”创建强基础●深化“四治融合”除隐患●强化本质安全利长远
四 躬身入局、狠抓落实,实干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强化思想政治统领,激发引领发展的昂扬锐气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持续强化政治担当 ●切实筑牢思想基础
(二)树牢大抓基层导向,夯实服务发展的坚强堡垒
●选优育强“头雁” ●建强用好堡垒 ●基层减负增能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锻造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树牢正确用人导向 ●完善干部培养成长机制 ●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工程
(四)提振激情担当精神,锤炼保障发展的过硬作风
●把激情作为干事创业的“原动力” ●把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常态” ●把一流作为干事创业的“硬标准”
(五)营造崇廉尚实氛围,涵养助力发展的政治生态
●崇尚实干 ●激浊扬清 ●优化生态
全会号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躬身入局、负重奋进,聚焦聚力、乘势而上,奋力谱写高质量富美浚县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努力在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当先锋、做表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张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