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在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作示范——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军

□本报记者 原昆鹏

“今年年初以来,开发区立足产城融合,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创建’的原则,在功能集约多元构建的基础上,进行‘一点示范、六圈同构、塑造品牌’,实现了服务产业发展与服务城市建设的贯通、优化营商环境与便民利民惠民的统一。”8月9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军表示。

构建“绿色生态圈”,打造花园式园区品牌。王军表示,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突出“花园式工厂”建设,结合3个工业园区不同特点,融入主导产业元素,拆围透绿、依路布景,全域化推进花园式园区和花园式工厂示范带建设,共打造花园式工厂示范带3条,创建天海、海昌等花园式工厂30家。突出绿色街区建设,以龙岗创新创业园为载体,以泰伯北大街、天赉北大街为主轴,突出“梅兰竹菊”主题,打造绿色生态示范街区;绿化改造升级渤海路、东海路等道路13条,建设景观式街角绿塑17处,铺设绿地约27万平方米,打造形成了环园区生态廊道体系。突出绿色出行建设,新建“公交进港湾”10个、增设电动车充电桩90处,有效提升了群众绿色出行体验。

构建“品质生活圈”,打造产城融合品牌。王军说,开发区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宜业宜居,着力推动“产、城、人”有机融合,一方面,围绕引才育才留才,高标准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嵩山体育公园、松江学府、中原光谷人才公寓等,提供创业就业、健身娱乐等优质服务,吸引各类人才创业“经开”、留在“经开”;另一方面,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壮”,完成2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日间照料中心、2个托幼机构建设。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依托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8场,新增技能人才1380人,新增就业1980人。目前已将“一刻钟采样圈”纳入生活圈建设,实现了便民化核酸采样全覆盖。

构建“便捷服务圈”,打造营商环境品牌。王军表示,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大综窗”标准化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提供“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和“一门式”办理,增设自助服务设备7台,建立“24小时不打烊”智能化服务区,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以“中原光谷”为试点,打造微型政务服务大厅,推行“智慧政务+园区”服务,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实现“办证不出园区”目标。

“通过‘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现在的开发区,已由单一的工业园区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城区转变,不仅是产业集聚的绿洲,更是宜业宜居的家园。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在鹤壁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作示范。”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