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屯子镇裴庄村盘活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2022-08-15 21:48:17
本报讯 (记者 张征)“以前在外地打工,活儿很累,还耽误农活儿。现在我们村成了3A级旅游景区,我回村成为旅游基地的保洁员,活儿不累,每年还能增加万余元收入。”8月10日,浚县屯子镇裴庄村的吕永山说。
裴庄村是中共卫西工委旧址,有“中原抗战第一村”的美誉,也是革命英烈常仙甫的家乡。近年来,在这片写满抗战故事的红色土地上,裴庄村深挖红色资源优势,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2018年以来,裴庄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7个景点和三大特色中共卫西工委旧址群,包括常仙甫故居、天门会聚集点、地下交通站、中共卫西工委旧址、抗战地道等,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和感人事迹。2019年,裴庄村红色旅游基地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了解,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以来,裴庄村红色旅游基地为当地村民提供了30多个工作岗位,除讲解员外,其他基本上是脱贫户和监测户。自去年以来,先后有5万多人、100多个党支部到裴庄村参观学习,为裴庄村带来了4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裴庄村土特产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电商销售,把村里的土特产销售做大做强。同时,我们要继续挖掘文化内涵、壮大旅游产业,让红色精神激励人心,让红色精神促和谐、惠群众、促振兴,让我们村更红更美,村民更富、更幸福。”裴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虎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