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稳增长“三业同构”促发展
——我市“万人助万企”活动上半年工作综述
2022-08-18 07:24:51
2月16日上午,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市人民会堂召开。本报资料图片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标“万人助万企”“八个深化”工作要求,突出纾困帮扶和育企强企两条主线,以“十大提升”行动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锻造产业生态,“链”起澎湃动能,推动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三业同构”,强力打造“万人助万企”活动“升级版”,为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加油助力。
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
纾困解难,关键要掌握各类市场主体最迫切的需求。我市坚持助企服务全覆盖,完善市级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形成“领导干部领衔+服务管家”助企模式,选派企业服务管家、营商环境监督员、警务服务专员、法律服务专员和金融服务专员等“五位一体”助企干部4377名,包联企业3000余家,实现了三次产业、“四上”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等全覆盖。成立10个行业助企服务团,推行“行业部门牵头+专业人才领衔”模式,开展行业主题论坛、供需对接等活动,促进农林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等行业提质增效。组建8个县区工作组,深入县区、园区开展帮扶督导,落实“13710”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得到真解决。
坚持问题全办理。以“五账五率”工作法为统领,以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为核心,坚持个性问题即知即办、共性问题重点突破、疑难问题集中解决,确保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在2个月内解决。截至目前,已解决企业问题4428个,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率均为100%。
精准施策,提振企业信心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出台中小企业纾困帮扶28条、春节“十送”、“五一”满负荷生产、工业高质量发展“金20条”等一揽子政策42项,支持相关行业克服困难、稳步发展。成立惠企政策宣讲团,遴选32个宣讲主题,线下开展政策宣讲“下县区、走园区、进厂区”,发放政策汇编等7000余份,线上通过点单直播宣讲、“鹤必达”政策直达平台,推动政策应知尽知。建立省级政策落实情况、已出台的市级政策执行情况、2022年以来新出台的政策推进情况等“三个清单”,推动212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上半年,共减免税费17.7亿元,落实其他各类“奖、补、免、缓”政策6000余万元。
聚焦企业“燃眉之急”,开展“主题纾困”服务季活动,帮助企业应变克难。针对一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开展了“访千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解决企业融资、用工难题455个;针对二季度企业供应链问题,开展了“保畅通、稳链条、促生产”“助企、惠企、强企”“暖心服务周”等系列活动,解决物流不畅问题730余个。常态化开展产销、产学研、用工、运力、升规纳统、融资等“六大对接”活动492次,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能。
育企强企,激发内生动力
我市坚持纾困与培优相结合,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育企强企梯队化培育机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个转企、小升规”方面,坚持建库育企,建立242家重点企业培育清单,一对一指导,前6个月,全市“四上”企业累计入库71家,其中工业企业31家;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6.85%,其中企业增长15.92%。在“规改股、股上市”方面,出台企业上市挂牌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39个以市领导领衔、市县一体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服务专班,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确保成熟一个、上市一个。截至目前,已签订上市挂牌辅导协议企业6家,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2家,市定上市后备企业36家。壮大创新主体方面,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专项行动等。上半年,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