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集团把落实好省、市民生实事作为全年工作头等大事来抓 做足供水保障 交好民生答卷
2022-08-30 07:22:17
治理“病害”井盖,守好群众脚下安全。
借助检测设备听漏,降低供水漏失率。
补建的市政消火栓为消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李昀科 摄
□本报记者 王帅
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铺到家门口,农村也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对“病害”井盖动态清零,群众脚下安全有保障;补建主次干道消火栓,让城市韧性不断增强……
今年年初以来,市水务集团紧扣“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的企业服务理念,把落实群众关注度高、利益关联密切的省、市重点民生实事作为全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小事大事接连办,解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用水现实问题,确保交出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管网建设改造再发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列出民生实事清单,作出力争全部完成的公开承诺。其中,供水设施建设,几乎每年都会被列入民生实事清单。
在市城市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市水务集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拓展供水管网覆盖面积,尤其对老旧管网改造持续发力,全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保障全市安全供水,今年上半年,市水务集团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供水设备、供水管网、水厂建设、支持鹤壁科创新城建设等重点工作。其中,新建漓江东路、泰山路、泉水路、松江路、西二路、六盘山路、富春江路等路段市政管网6.5公里,老城区老旧管网改造6.67公里。据统计,近两年累计投资已超3000万元,全部用于管网建设和改造。
“老旧管网改造一直是市水务集团不遗余力推进的工作,老城区最旧的管网已有60多年历史,与主城区相比,管网漏损比较严重。这几年,在推动老旧小区、城中村、城边村等区域老旧管网改造中,我们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得到了山城区、鹤山区的大力支持。老旧管网逐步被换新,管网漏失率呈下降趋势,居民用水更加便捷。”市水务集团总工程师司坦介绍,目前集团正与鹤山区人民政府积极对接,谋划山城水厂管网向北延伸,与鹤壁集水厂管网对接,地下水切换成南水北调水,让鹤山区居民用水更加有保障。
在推进农村供水“四化”(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上,市水务集团迈出坚实步伐,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农村供水率稳步提升。克服供水覆盖点多、线长、面广的困难,加快推进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山城区三家村、罗庄村等10个村已开始户表改造工作,预计下半年完工;主城区采用村集中供水模式,开发区11个村庄接通自来水;浚县王庄镇周边小滩村、井固村等13个村庄已用上南水北调水源。目前,个别村庄受用水习惯长期影响,自来水“跑冒滴漏”、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市水务集团正通过多方努力,稳步推进一户一表改造,提高水资源高效配置、合理利用水平。
全面消除“病害”井盖,守好群众脚下安全
窨井设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市陷阱”伤人事件屡屡发生,已成为群众的“脚下之痛”。为此,2021年我省将此项工作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维护改造专项行动,管好小井盖守护大民生。
2021年,我省启动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市城市管理局统一安排部署,市水务集团开展公共区域和非公共区域供水窨井盖普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进行更换改造,加大窨井设施日常养护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井盖整治事关群众脚下安全,集团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并把这项工作完成情况列入了月度考核汇报。为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整治任务按区域分配到各分公司,公共区域窨井设施治理由各分公司管网部门实施,非公共区域窨井设施治理由营销部门实施,各分公司生产技术科作为井盖整治工作的具体管理部门,组织日常井盖整治工作的检查和验收,并设专人收集汇总、上报窨井盖整治工作相关信息。”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陈军介绍。
窨井盖专项整治是一项长效工作,也是一项动态工作,随着供水管网延伸,每年会有新增井盖,原有井盖也会再次损毁,成为“病害”。为实现城市公共区城“病害”井盖动态清零、非公共区域“病害”井盖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市水务集团要求:新建管道中的井盖必须按新标准施工安装;加大窨井设施巡查力度,针对存量“病害”井盖,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及时整治一处,把井盖治理和管线维修并列为日常巡线维修的范畴;治理井盖有据可考、有备可查,按照“一路一档案、一井一编号”要求,每周填报统计表,同步建立考核认定名录库,拍摄整治前后对比照片,做到整治一批、验收一批、录入一批。
通过科学部署、加大投入,今年上半年,市水务集团共完成各类“病害”井盖整治、提升不符合技术导则安装标准要求的井盖计374个,其中更换井盖360套。按照务求实效、铸铁井盖先行的原则,追加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化井盖采购,同时订购20个智慧化井盖,目前正在试点区域安装,届时将实现窨井盖信息化监测和智能化管理。
“以前时常会发生井盖‘咬’人事故,群众受了伤,我们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让人欣慰的是,经过集中整治和管理,这两年没有出现一起井盖伤人事故,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陈军表示。
持续补建市政消火栓,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无论是住宅楼还是写字楼,我们常常能见到设置在楼道内的消火栓。其实还有一种消火栓叫做市政消火栓,指的是由城市主管部门投资建设并维护的室外消火栓,是保证城市消防给水的关键供水设施,一般位于市政道路的两侧。
据了解,我市城区市政消火栓存在数量不足和老化问题。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建设发展安全,2020年起我市决定利用3年时间实施城区建设维修市政消火栓工作,在补齐历史“欠账”的同时,今后城区新修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市政消火栓。
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在市城市管理局精心组织下,市水务集团承担起对城区市政消火栓漏建、缺建、损坏情况全面普查任务,逐一登记造册,制订补建维修计划。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市水务集团严把质量关、安全关、文明施工关,抽派专人负责建设管理工作并严格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今年计划补建市政消火栓396套任务进度,上半年完成补建201套。截至目前,已累计补建市政消火栓924套,完成总目标的86%。到今年年底,将基本实现城区市政消火栓全覆盖,为消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作为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单位,我市消防部门对消火栓补建效果有最直接感受。“消防取水以消火栓为主、河流为辅,特别是近几年,市区的市政消火栓分布广、密度大、水压大、取水快,尤其在油库、粮库等重点单位和商超等人流密集区域,市政消火栓取水特别方便,关键时刻真正发挥了‘救命水’的作用。”淇滨区消防救援大队兴鹤大街消防救援站站长王浩元表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以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助推器,一以贯之实施好民生实事工程,让民生实事逐一落地见效,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交出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市水务集团总经理王涛表示。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市水务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