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日报06版
          

开发区龙岗街道侯庄村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共建和美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原昆鹏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街道侯庄村的张保忠曾有一个愿望——攒钱在城区买套房,早点儿从村里搬走!

 “以前吃的是井水,不方便不说,又苦又涩,熬的米汤都不好喝,村里的环境也没法儿提。可是,改造后我不想往外搬了,把旧房翻新了,现在别提多舒服了!”8月15日,张保忠高兴地对记者说。

 南水北调水入户,家家吃上了“放心水”;污水管网改造,村民生活更“清爽”;街心游园、墙体彩绘、健身广场、太阳能路灯、环绕村庄的绿树红花……走进侯庄村,如画美景令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开发区龙岗街道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举措给侯庄村带来了很大变化,不断刷新“颜值”。

臭水沟蝶变景观湖

 提起改造前的村西水塘,张保忠立刻皱起了眉头:“我家就在水塘附近,说是水塘其实就是条臭水沟!以前,村里没有污水管网,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门前的大路上或屋后的水沟内。一到夏天,这条水沟到处是垃圾、蚊虫,臭得不行。”

 而如今的村西水塘,一汪碧水、波光粼粼,在岸边还能看到鲤鱼、草鱼等在水中悠游自在。

 “2020年,我们统一铺设了污水管道,在村西水塘边安装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村内的污水经过专业化处理后再排到水塘内。此前,我们组织人员清垃圾、挖淤泥,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修筑了生态混凝土护坡,栽种了芦苇。如今,臭水沟变成了游客打卡的景观湖。”龙岗街道综治信访办科室长、侯庄包村科室长马利民,“改造水塘的同时,我们完成了南水北调水入户工程,村民们实现了吃水放心、用水自由。”

荒宅变生态游园

 侯庄村的美景不止景观湖一处,村内的游园、菜园更是吸引眼球。记者来到一处建有凉亭的游园,园内枣树上挂满了青绿色的果实,密密麻麻惹人喜爱。桃树、苹果树、核桃树……还有姹紫嫣红的花,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村民的新福利。

 “改造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根据群众意愿,改得舒心。”马利民说,“村内原有荒宅、残垣断壁10余处,既影响村容村貌,又有安全隐患。我们按照龙岗街道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推行的‘一宅变四园’工作法,即将荒宅改建成花园、果园、菜园和游园,经村‘两委’干部与户主多次沟通,最终征得所有户主同意进行了拆除作业。截至今年6月,村内建起了9座菜园和游园,而且每座园都有一名老党员负责日常维护,真正做到了抬头见景、四季不同。”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的路不行,更别提健身场地了。现在,村委会旁边就是健身广场,铺上了红色的沥青,平整得很。村里还给我们提供了两套音响,能跳广场舞,孩子们还能在这儿打篮球,比城里方便多了。”村民王秀荣说。

 自2020年起,侯庄村进行了总体提升工作,硬化大街小巷路面,增绿补植,亮化美化,将一个路难走、巷不通的小村,变成了一个街通路畅、风景优美的新农村。铺开了一幅“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美丽画卷。

 “西街种了山楂树、东街是柿树、前街是苹果树、主街和后街都是红叶石楠树,种植各类树木600余株。我们还对村内4条南北大街、9条东西巷子彻底清理并硬化路面,喷涂彩绘墙面600平方米,安装路灯58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侯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华说,“村庄变美了,群众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许多村民自愿加入劳动队伍,挖坑种树、栽植花草,让家园变得更美。”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包村领导、包村科室、包村干部共抓共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等,提高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龙岗街道办事处主任马胜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