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日报06版
          

浚县城市管理局管理精细化检查常态化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城管队员引导流动商户到便民点售卖 本报首席记者 李明英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明英)9月20日一大早,浚县城市管理局的城管队员便深入主次干道、学校、医院、车站等重点部位进行管控,引导流动商户入便民点、入市场。这是浚县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向“不规范、不精细、不精准、不持续”宣战活动的缩影。

9月6日,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后,浚县城市管理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打造城市管理新常态,对城市建成区实施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高标准的整治提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规范地设置了便民疏导点,为保障民生需求,助推城市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让流动商贩有“家”,同时以“规范、精细、精准、持续”的城市环境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打造文明和谐的城市新形象。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市容秩序严管示范街、开展城市管理精细化考评、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落实落细“门前四包”,加大对黎阳路、黄河路、新华路、浚州大道4条市容秩序严管示范街的整治力度;联合交管部门开展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治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加大学校和市场周边巡查检查力度,推行“空档班”巡查制度,保证全天有执法队员在岗,积极做好市容秩序维护工作。清晨及夜间,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巡查和值守力度,坚决查处商贩占道售卖、临街门店出店经营等违规行为,做到白天和夜间管理不断档、不松劲。

设置便民售卖点,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科学设置瓜果蔬菜便民售卖点,按照“不影响市容环境、不影响消防安全、不影响道路交通、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原则,采取“变阻为疏”的方式,在建成区内根据居民区分布和路段特点规划了4个便民服务点,既方便了管理,又解决了流动摊贩“打游击”的难题。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筹备,动员地摊经营户进行实名登记,向商贩们讲解相关政策,依据地理位置,将夜间经济划分成3个区域,实行分区经营、划线管理、统一编号、定点定位,目前小吃区共规划75个摊位,果饮区共规划25个摊位。

据介绍,下一步,该局将坚持执法人员延时在岗、错时执法,督促引导经营主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推进包容性执法,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水平,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