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地 兴业热土
——写在中维化纤引进战略投资者暨淇县“五比五拼”项目集中签约之际
2023-10-31 08:06:39
签约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张宁 摄
参会嘉宾参观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刘岳 摄
河南特种尼龙小镇
张胜旗 摄
河南邦维高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张胜旗 摄
河南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
张胜旗 摄
□本报首席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马强 孟红伟
10月30日,中维化纤引进战略投资者暨淇县“五比五拼”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鹤壁迎宾花园举行,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产业基金业务统一平台中化资本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企业五百强、聚酰胺行业头部企业华峰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尼龙新材料和生物科技产业等上下游企业100余名客商参加。
当天,市委书记马富国、市长赵宏宇和王永青、王强、刘文彪等市领导,以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平顶山学院副校长于长立,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党委书记杨磊、党委副书记杨方超等嘉宾共同见证,总投资155.3亿元的23个项目集中签约。
这次集中签约正是诗画鹤壁、封神之地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的生动实践,更是聚焦项目建设、做优产业生态聚力的显著成效,也是开放招商、激发澎湃动力的辉煌战果。
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因“中国诗河”淇河流经此地而得名的淇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产业集聚,配套完善。这里既是底蕴深厚、文脉绵长的千年古都,也是蓬勃发展、潜力无限的工业强县,还是开放包容、亲商安商的创业宝地。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淇县实践的过程中,这片热土正在聚焦聚力、乘势而上加快建设高水平“品质淇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淇县样板”的打造工作方兴未艾。
近年来,淇县以高水平建设“品质淇县”为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牢固树立“产业为基、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聚焦尼龙新材料、生物科技、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两新两优”产业,积极布局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势产业积厚成势,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满意度均排名全省第一,被评为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河南省首批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
当前,淇县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引领,聚力推进工业大提质,主导产业清晰,形成了尼龙新材料、生物科技和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的“两新两优”产业发展体系。
尼龙新材料产业突飞猛进
10月16日,一筒筒洁白无瑕的细丝从生产线上新鲜“出炉”,这标志着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尼龙66特种功能性纤维智能示范工厂一次性开车成功。
依托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淇县以“链主企业+政府平台+资本助力+产业链”模式,围绕特种尼龙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引进了总投资112亿元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已开工的高性能尼龙66纤维生产线将成为“尼龙66超细旦丝”全球产量单项冠军。
目前,淇县建设了总投资112亿元、占地3000亩的河南特种尼龙小镇,形成了“一区四园一学院”的发展格局,已入驻项目27个、投产19个,全部建成后将拥有8个行业单项第一,目标是打造成为河南著名、中国知名、世界有名的特种尼龙小镇。
10月30日上午,参加项目集中签约的嘉宾来到河南特种尼龙小镇参观时,无不为这里蓬勃发展的尼龙新材料产业表示赞许。“8年前,因为鹤壁相信中维的团队和创业方向,选择大力支持中维落户鹤壁。8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市、县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融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产业生态,成为河南著名、中国知名的尼龙小镇。”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涛在签约仪式上感慨地说。
生物科技产业日新月异
智能化无尘车间里不见人影,离交装置、结晶罐、离心分离机、蒸发器等自动化设备正在有序运行,源源不断地产出医药级结晶果糖等产品。10月30日,参加项目集中签约的嘉宾来到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年产3万吨结晶果糖项目。
今年年初以来,淇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总体布局了生物科技产业的“一园四区”,目前已建成了总投资150亿元、占地2000亩的河南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
如今,淇县玉米产业链条完备,具备年加工玉米5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河南排第一、全国排前十。通过科研创新,该县延长了小麦产业链,研发了小麦结晶葡萄糖、结晶果糖、阿洛酮糖、塔格糖、甘露醇等十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从小麦原料到阿洛酮糖25倍的增值空间。
当前,河南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20亿元,植物蛋白、医药级结晶果糖等3个项目已建成投用。通过3年至5年努力,该产业园将形成年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最大的小麦蛋白及生物蛋白生产基地、最大及品种最多的代糖产品、异构化酶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产业欣欣向荣
淇县绿色食品产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正在大力发展以飞天、鼎泰等企业为主的粮食深加工,以一得、普乐泰等企业为主的畜禽产品深加工,以越汇、链多多等企业为主的调理快餐食品,以联顺、米立方等企业为主的休闲食品饮品,以天钙、金藜荞等企业为主的地方特色食品五大板块,拥有食品加工企业129家,2022年总产值突破120亿元。
畜禽产品深加工以大用、永达为龙头,形成了禽畜肉制品精深加工链条。大用、永达、飞天等企业是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等全球快消巨头的主要供货商。永达公司连续承担了从“神八”到“神十七”期间100多种航天食品的研发生产工作,产品10次“飘香”太空。
粮食深加工集聚了飞天淀粉、鼎泰粮油等众多企业,年加工玉米50万吨、小麦30万吨,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
调理快餐食品集聚了越汇、链多多等众多企业,形成了六大系列300余个品种。链多多食品填补了河南省中式菜肴快餐生产的空白。
休闲食品饮品拥有米立方等休闲食品生产企业40余家,主要生产小米锅巴、糯米麻花、果蔬汁饮品等,让淇县小零食走上了百姓餐桌,“飞”上了蓝天,“飞”向了世界。
近期,淇县正在建设总投资60亿元的绿色智能冷链食品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食品加工、储藏、装卸、物流分拨配送于一体的智能综合体。
纺织服装产业大有可为
如何让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提档升级?淇县正在实施纺织服装产业振兴计划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引导新亚、新润等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品牌建设、智改数转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名城。
淇县现有纺织服装企业25家,拥有环锭纺40万锭、气流纺1080头,具备年产4万吨精梳纱、1万吨化纤,年产5000万码牛仔布和白坯布,年产1亿件各类服装的生产能力,是美国老鹰、日本优衣库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安踏、利郎、以纯等国内知名品牌的代加工基地。
现在,淇县已先后培育了近2万人的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及2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评为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县。
招商引资筑巢引凤
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淇县实践中追赶超越的道路上,淇县紧盯行业冠军、隐形冠军、头雁企业,围绕产业招商图谱,聚焦重点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集群招商、产业园专业招商、龙头企业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
优化招商环境。淇县锚定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目标,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河南省首批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称号,营商环境评价和企业满意度调查均居全省第一,带动营商环境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他们还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从资金、土地、税收、技术、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进行扶持。
抓招商添动能。制定开放招商工作考评机制,坚持“日战报、周通报、月调度、季度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围绕“两新两优”主导产业及优势资源,从全县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6个重点产业招商专班,全面提升各产业园区质量层次,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
放大招商优势。淇县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新制作招商宣传片、电子宣传册,分产业制作了9个专题推介PPT,让对外开放工作更具吸引力,通过政策制定保障企业落得下、发展好。该县还先后印发开放招商工作实施方案、2023招商引资“五比五拼”行动方案、重点产业招商专班实施方案等,全面明确各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形成了开放招商领导小组统筹、重点产业专班主导、各乡(镇、街道)及成员单位配合实施的招商新格局。
今年年初以来,淇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重点产业招商专班带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56批次,接待客商311批次,参加全省“三个一批”,豫商大会、2023中国(鹤壁)食博会等专题活动,举办全县开放招商首季开门红、淇县“五比五拼”集中签约活动;新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288.9亿元,已落地项目39个、总投资175.1亿元,开放招商工作呈现多频次、高密度的良好态势。
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在转型发展中跨越奋进,“品质淇县”建设正在全面起势。“今天的签约是各位企业家对淇县投出的‘信任票’,也是我们认领下的‘承诺书’。”淇县县委书记杨建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在此,我们郑重承诺:凡是许下的诺言,一律兑现到位;凡是制定的政策,一律执行到位;凡是帮办的服务,一律落实到位。让大家在淇县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舒心生活。我们真心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将淇县作为梦想起航的新起点、事业腾飞的新平台,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给我们带来更多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我们真诚期盼,各位企业家朋友积极宣传淇县、推介淇县,把更多的优秀企业、优质项目引入淇县,在淇县生根开花、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