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惠民利民创新创造创建“创”到百姓心坎上
——2023年第四季度全市城市创建重点工作现场观摩活动侧记
2023-11-02 07:55:58
□本报记者 范丽丽
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为民、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今年年初以来,我市齐头并进攻坚克难,因地制宜满足群众需求,城市创建进一步提档升级,城市管理更加精准精细。
11月1日,市创城办组织开展了2023年第四季度全市城市创建重点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对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1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点评。
农贸市场提颜值, 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你看这西红柿多新鲜,价格还便宜……”当天,在淇滨区优诚生活超级市场,观景苑小区居民刘先生和老伴儿乐呵呵地买着菜。
“以前买菜要跑很远,年龄大了,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建了这么大一个现代化菜市场,购物环境好、蔬菜种类多,真的很方便。”刘先生笑着说,货架上还有放大镜,专门为老年人考虑的,很人性化。
该市场的负责人表示:“购物环境好是一方面,我们还定期开展文明诚信商户评选活动,为优秀商户发放流动红旗、张贴文明诚信商户标识,鼓励商户开展良性竞争,争做文明诚信商户。”
53岁的李女士在鹤山区中山便民市场卖面条30多年了,她见证了菜市场的从小到大、从大到优。“最初是露天卖面条,后来有了大棚,这两年一次次升级,你看现在的环境多好。”李女士连连称赞。
今年8月份以来,中山路街道投资65万元对市场设施改造提升。改造后的中山便民市场,内设10个单间和130个标准柜台摊位,还有便民服务室免费提供茶水,成为实实在在方便辖区居民生活的“菜蓝子”民生工程。
“变化太大了!让人耳目一新。”山城区长风农贸市场的变化令苗女士大为惊叹,店铺翻新了,统一制作了门头,地面新铺了石材,市场内还划分为蔬菜区、肉食区、副食区和自产自销区,市场整体还用玻璃封闭了。
小区展新颜,居民 齐夸赞
白墙黛瓦、山石草木、曲径回廊……很难想象,这个颇具江南园林韵味的小区曾是山城区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家属院。
“去年红旗街街道工作人员说我们小区要改造,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多数说喜欢中式园林风格建筑,没想到竟然实现了!”“颜值提升后,内涵建设方面也提升了!你看我们小区,有科普长廊、书香讲台,还有充电桩,很多搬走的居民又搬回来住了!”11月1日,在山城区豫剧团家属院晒太阳的老人们言谈间透出浓浓的幸福感。
位于开发区兴鹤大街与海河路交叉口西南角的锦绣华庭小区,是一个市级文明小区。一进小区,就能看到小区灯杆上装的播放器里传来小朋友读文明养狗倡议书的视频。“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小区的,其中一个还是俺邻居家的孩子。我认为社区的这个做法非常好,小朋友声音清脆,更便于传播。”小区居民李玉霞说。
“在我们小区的一刻钟便民综合体理发只要5元,外面找不到这么便宜的地方了。这里还能跳舞、下棋、打乒乓球、画画,在家不想做饭了这里有食堂。”淇滨区银杏雅苑小区居民陈宇说。
银杏雅苑是淇滨区打造的共建便民型文明小区、共享多类型文化小区和共治和谐美丽的人文小区典范,该小区多措并举推动一刻钟便民综合体打造,采取错时、梯次服务、服务最大化等建设运营理念,让群众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百件事”。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