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为民惠民利民创新创造创建“创”到百姓心坎上

(上接第一版)

背街小巷大变样, 改到百姓心坎上

街巷虽小,却是离群众最近的连心路;街巷虽窄,却是关乎居民日常出行的民生路。

为进一步提升背街小巷颜值,淇滨区在新闻巷装点了一盆盆鲜花和绢布花,引来市民纷纷打卡,增加了小巷的人气。沿着新闻巷自西向东走,记者发现沿路的商铺设置了雷锋小站,这里有药品、热水、雨伞等各项免费便民物品,为有需求的路人提供服务。这一举措受到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从而获得了新的名字——雷锋小巷。

位于鹤山区鹤山街街道北部的山居故巷,周边住户有320户,常住居民1100余人。因年代久远,道路破损严重,沿路周边环境脏乱差,电线管线混杂,基础设施缺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023年,鹤山街街道以“家”为主题,结合东山社区地形地势特点,开工建设富有“重庆风味”的山居故巷。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对管网、道路进行疏通整修,完善了绿化、亮化等设施,增设了主题墙绘,配套建设了城市会客厅、社区书屋、家风休闲广场等便民设施。

无独有偶,山城区的法治小巷建设了以“獬豸(xiè zhì)”为文化主题的法治游园,设置了多处景观,配合VR、全息投影等现代化设施,将整个游园打造成一个融法治、艺术、文化、美景为一体的普法大课堂。开发区的东海巷融入了工业风格,展现了开发区“二次创业”的美好愿景,彰显了开发区人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公园串起美好生活,  健身赏景两相宜

走进深秋的桃园公园,人工湖湖 水清澈如镜,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随风轻摇,岸上的银杏、碧桃、乌桕、红枫等彩叶植物色彩缤纷,雨水花园里多种草本花卉竞相绽放,可吸水的红色健身步道将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观景平台等区域串联在一起。作为我省首个以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城市公园,桃园公园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

位于示范区的淇水关植物园,占地47公顷,以诗经植物为特色,是集植物资源收集、保护、游憩、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区划分为药用植物园、诗经植物园、樱花品类园、观赏草园、桃李园、裸子植物园等12个专类园。园内的植物园科普展览馆,更是成为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最佳去处。“这里有植物科普室、诗经植物科普室、南太行植物科普室、药用植物科普室,精美的图文资料和丰富的植物标本搭建了我们了解植物的桥梁。”建业壹号城邦小区居民陈爱香说,她家就在植物园附近,经常带2岁的孙子来这里散步,在这里既能健身、赏景,还能学习到很多植物知识和健康知识。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山城区通过对枫岭公园西部山体南边坡进行生态修复,打造了秋赏漫山红叶的景观,绘就了“西山映彩霞”的美丽画卷。

“枫岭公园是我市建设的第一个公园,是鹤城几代人的记忆,我们相信通过城市创建,鹤壁会像枫岭公园一样越来越美。”山城区火电厂社区居民陈苏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