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2014-11-21 00:32:45
上接第一版)从开始实施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以来,我市在拆改老旧燃煤锅炉、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回收加油站及油库油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据介绍,我市还划定了鹤壁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部分城区购置了喷雾车,对城区主要街道增加清扫和喷雾次数,开展了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和遏制道路扬尘工作,餐饮油烟治理、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效促进了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截至10月31日,鹤壁市优良天数为233天。
“现在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减少空气污染不光是政府部门的事,每位市民也有参与其中的责任,尽量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有益于健康。”网友“别处相见”说。
张希虎认为,要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就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淇河是我市城市用水的水源地,要全面排查淇河两岸排污口,坚决取缔污染隐患、加强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密切掌握污染状况。同时,要提高群众保护淇河的主动性、自觉性,树立保护淇河人人有责的观念,这样才能使淇河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
“此外,有关部门要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设,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指导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有效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张希虎说。
强化城乡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在记者搜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中,不少读者认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强化城市市容环境整治,解决城市及乡村的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如果小区里、街道上随处可见垃圾,谁也不愿在这样的城市生活。我们不仅在垃圾清扫方面下足功夫,还在垃圾处理方面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改造垃圾压缩转运站5座,新建两座垃圾压缩转运站,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山城区环卫处处长姚玉洲说,垃圾清运方面,山城区对12座垃圾压缩站和多个垃圾箱桶点落实责任承包制,做到了日产日清、车走地净,站点整洁卫生。
他认为,改善人居环境,不仅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还要大力推进以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可以实行污水和垃圾治理的企业化、市场化,加快产业化进程,破除一些地方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单纯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投入的现状。
“不能只盯着建设美丽城市,也要关注一些农村的脏乱差现象。”网友“灵之舞”说。
山城区石林镇后柳江村以前是传统村落布局,街道没有排污管道,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都往街道上排,积少成多就都流到河道里了。村里臭烘烘不说,把村边的河也污染了。
“建新村后,村里不仅修了统一的排污水渠,还在村边低洼处建起了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微循环系统’,村里的生活污水通过这个系统净化后,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山城区委农办主任郭学光说,为了尽快转变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他们正在对全区农村启动以实现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为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作,并在每个新建新型社区规划小型污水处理厂,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通过生态污水处理和设施污水处理等方法使农村环境改善、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农村的环境卫生难整治,可淇县北阳镇小屯村干净卫生的村容村貌让人耳目一新。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要方法得当,不仅要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还要加大投入、完善各项机制。
淇县北阳镇党委副书记张锋杰说:“我们首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每户村民自备垃圾桶(车),负责将生活垃圾运输到指定的堆放点。村内设置了固定的垃圾中转点,聘请责任心强的村民成立了专职保洁队伍。”
乡镇的一些干部在讨论中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创造农村的良好环境,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还需要发动群众。只有上上下下都动员起来,共同整治,才能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创造整洁、舒心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