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大寒节气有哪些习俗
2018-01-23 09:07:58
冬季的6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可以分为三组:立冬、小雪一组,在阳历11月;大雪、冬至一组,在阳历12月;小寒、大寒一组,在阳历新年1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即腊月。从气温的变化来看,三组节气一组比一组冷,这与现代气候观测结果是一致的。但具体到小寒与大寒,哪个节气更冷?古时为什么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大寒与小寒有啥不同
古人认为大寒最冷。清鄂尔泰《授时通考·天时》“十二月”条引《三礼仪宗》称:“十二月小寒为节者,亦形于大寒,故谓之‘小’,言时寒气犹未是极也;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自十一月一阳爻初起,至此始彻,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也。”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小寒之所以叫“小寒”,因为还没到极为寒冷的时候,而大寒之所以叫“大寒”,因为天气最寒冷。
但古人这一解读与现代气候观测结果有矛盾。据中国气象局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60多年来,最寒冷天气出现在小寒最多,其次是冬至,大寒列第三,立春第四。
古人是不是把小寒与大寒弄错了?应如何理解古人眼里小寒的“寒气犹未是极也”和大寒的“寒气之逆极”?其实,极低气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感觉和表现并不一致,也就是说,气象学上气温最低的时候人们并不一定感觉最冷。人们感觉最冷的时候,往往是积累起来的低温天,小寒后的连续低温到大寒时已“冷得不行了”,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从冬至后便开始的“数九天”给人类带来的“冷”累积到大寒时节最为严重。
大寒三候”
与其他节气一样,古人也找出了大寒时节动物反应和自然变化的典型特征,即“大寒三候”。《逸周书·时训解》称:“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鸷鸟厉疾。又五日,泽腹坚。”意思是说,到了大寒节气,歇冬的母鸡就开始产蛋,可以孵小鸡了;过5天,鹰隼凌空盘旋捕食更猛烈;再过5天,连河塘中央都会结起坚硬的冰层。
古人根据这些现象和特征总结出来的“大寒三候”如果出现反常,会被认为是不好的兆头。当然这并不科学,但透露出古人对大寒节气的态度——须严肃对待和处理大寒节气到来后的反常气候现象。“大寒三候”的说法意在提醒人们,大寒时正是数九寒冬,又恰逢岁末,要敬天畏神恤人。古代恤人最常见的做法是“送温暖”,如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腊月初四正好是大寒节气,宋太宗赵光义便做了件载入史册的“赐高年帛”。《宋史·太宗本纪二》记载:“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是日,雨雪,大寒,再遗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
大寒迎年”风俗
大寒时节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
“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纵饮”,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赶集”,即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大寒迎年”的风俗还有不少,各地也不尽相同,但主题基本上是围绕“祭祀”展开的,其中一些风俗至今尚存。为什么会这样?汉朝应劭《风俗通义》“腊”条交代得很清楚:“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大寒所在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最早源头就在这里——祭祀的月份。所以,祭祀是大寒节气后古人最紧要,也是必须做的事。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