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10版: 晨报10版
          

秦始皇用间谍战统一六国


秦始皇画像


  战国中晚期,秦国日渐强大,各诸侯国为了抗秦组成“合纵”联盟。秦国千方百计拉拢、瓦解这些诸侯国中的若干国家,并组成“连横”联盟。“合纵”与“连横”的斗争,为战国游士从事间谍活动提供了舞台,成为当时间谍活动的一大特色。

3000斤黄金让伐秦之说烟消云散

  秦昭王(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执政时,秦国的宰相范雎听到了一个间谍传来的坏消息。主张“合纵”抗秦的游士聚集在赵国,议论攻秦的事。秦昭王很担心,范雎却—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游士的弱点:“大王不用担心。我有办法让他们的打算告吹。这些人阴谋攻秦,并非与秦国有仇,不过是贪图富贵、借以谋取私利罢了。”范雎接着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大王,请看您的狗,现在有的卧着休息,有的到处乱跑。如果扔给它们一根骨头,它们就会狂吠着打起来。不过是因为有了争夺的目标罢了。”秦昭王明白了。

范雎早年在魏国受到侮辱,后来逃入秦国,因为向秦王建议削除国内权贵的势力,对外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当了秦国宰相。因此,他对六国(齐、楚、燕、赵、韩、魏)游说之士的心理状况一清二楚。

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派一个叫唐雎的大臣带着能歌善舞的乐工歌妓及5000斤黄金到了赵国武安城中。唐雎在城中举办宴会,展示出黄金,当众宣布:“邯郸(赵国都城)有谁来领这些黄金!”那些得了黄金的游士,当然一个劲儿地说秦国的好话,对秦国表示友好,那些与秦为敌的游士只好眼巴巴地看着。

唐雎回到秦国向范雎报告了他出使的成绩,范雎不满意。唐雎再次出使前,范雎对其授以“锦囊”:“你这次到赵国不必问黄金发给了谁,只要把黄金发完了就算为秦国立了大功!现在我派人再带上5000斤黄金,与你一起去赵国。”

唐雎来到赵国武安,按范雎之计如法炮制。果然,黄金刚刚送出去3000斤,原来聚集在赵国策划攻秦的游士就因为金钱的诱惑互相争斗起来,伐秦之说烟消云散。

蹩脚间谍

  长平之役后,赵国得以幸存下来,但地位大不如前了。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觊觎,有人想乘机捞上一把。这回登场的是一个蹩脚的间谍——燕国的丞相栗腹。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命丞相栗腹到赵国为赵王祝寿。此行表面上的目的是与赵国交好,燕王喜是否还有其他目的,不得而知。不过从当时的形势看,燕、赵两国疆土相连,常处于相互戒备状态。作为一国丞相,栗腹想乘机了解一下这个竞争对手的情况,是很自然的事。

完成外交使命后,经过一番观察,栗腹回到了燕国。他对燕王喜说:“赵国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从栗腹的话可以看出,必是燕王喜有所询问,他才讲了这些话。

  燕王喜为慎重起见,又召昌国君乐闲咨询。乐闲说:“赵国乃四战之国。其民众习于作战,不能进行征讨。”燕王喜不以为然地说:“我国以众多的军队征伐赵国很少的军队,以二对一的力量进行讨伐,总可以吧?”乐闲说:“不可。”燕王喜有些生气了:“我国以五对一的力量讨伐之,这回总可以了吧?”乐闲仍然回答:“不可!”这可把燕王喜气坏了,他怒形于色。群臣看到这个样子,于是都附和着认为可以伐赵了。

燕王喜兵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今河北高邑东南),一路由燕将卿秦率领进攻代(今河北蔚县东北)。

赵国起用廉颇为将,迎击燕军。赵军击破栗腹的军队,并杀了他,卿秦也被赵军所俘。赵军乘胜追击500余里,包围了燕国都城,燕王喜只好对赵国割地求和。

栗腹实在是一个蹩脚的间谍,他只凭对赵国的一次走马观花的出使,就认定赵国不堪一击。一国首脑对间谍工作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具备对情报的敏感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比之下乐闲对赵国的分析倒是值得深思的。“赵国乃四战之国,其民习兵”是他的主要论据。在这个短短的分析中,对赵国历史、人民素质、心理等因素作了简要说明。燕王喜和栗腹不仅过于相信某一片面、直观的感性情报,而且在后来的讨论中感情用事,听不进不同意见,导致惨败。

齐王建的心腹是秦国间谍

  战国晚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军势如破竹地灭韩、平楚、定魏、吞燕、并赵之际,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齐国却坐视不救,毫无作为。

  公元前221年,秦军在灭燕之后,马不停蹄地从燕国南部攻入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益都西北),齐国军民竟无反抗秦军者。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此时秦、齐力量相差悬殊;一方面秦国早有准备,有把握兵不血刃而拿下齐国。

齐王建是个昏庸的君主。他执政前期,在其母——贤明的君王后帮助下治理国家。君王后对秦尤为警惕,对诸侯恪守盟约。齐国位于最东边,作为“三晋”的后盾,如能全力以赴支持处于抗秦第一线的韩、赵、魏三国,将对局势发挥巨大的影响。牵制齐国,也成了秦国吞并六国的关键。由于齐国的位置和当时山东其他五国自顾不暇,齐国40余年不受兵锋之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事到临头,吓得战战兢兢的齐王建一筹莫展,只好派人去找相国后胜商量。

后胜是个颇有背景的人物。君王后死后,齐国大权就落入了他的手中。李斯指挥的间谍进入齐国,以巨金收买了后胜。后胜成为秦国的间谍后,派遣大批手下门客入秦,秦国对这些人一律重金收买。他们回到齐国后,在后胜的举荐下,纷纷窃据要津,从诸方面影响齐王建。在间谍的包围中,齐王建既不助五国抗秦,也不整军经武。在间谍的劝说下,他废除了“合纵”,在外交上屈从秦国。对五国的求援,他置之不理,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成了耳不聪、目不明的亡国之君。

后胜奉命到来之后,齐王建问以战守之策。后胜见时机已到,就力劝齐王建赴秦朝见秦王,以求罢兵。这个主意连愚蠢的齐王建也觉得太过分了。他询问别的大臣,没想到前后左右的大臣、亲信几乎众口一词地劝其朝秦。当时齐国大军尚在,也有少数人出来反对投降。

  然而,在周围间谍的影响下,齐王建未经一战就做了俘虏。齐国军民由于多年不进行作战训练,缺乏战争意识,以致秦军长驱直入国都时,竟无抵抗者。

公元前221年,各国灭亡,这一年作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年代载入史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最后一幕,也是战国间谍战的最后、最精彩的一幕。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