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记市慈善总会逗号志愿者工作站站长董亚丽
2013-03-06 01:38:52
□本报记者 王利英
当记者近6年了,市慈善总会逗号志愿者工作站站长董亚丽是记者遇到的“最难”采访的一个人,却也是记者非常敬佩的一个人。
30岁刚出头的她,从事志愿活动9年,儿童福利院、敬老院、五保户”老人和贫困群众家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却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多特别;她一手创立的逗号志愿者工作站,从刚开始只有几个人,到现在拥有志愿者1450多人,每周都有固定志愿活动,她却不认为自己在做慈善事业,只说自己是出于本能,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服务,得到了快乐。
不能用“坚持”
来形容志愿服务
3月4日,“雷锋日”前一天,记者在兴鹤大街北段一家建筑装潢公司见到了董亚丽。虽然之前见过她多次,但一直没有深交,觉得她应该是个温柔如水的女人。
“你好,董姐,对您和逗号志愿者工作站闻名已久,您从20岁出头的小姑娘开始做志愿服务,现在已经坚持了9个年头了吧?”一见面,记者便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不能用‘坚持’来形容志愿服务,说坚持好像多痛苦似的,其实志愿服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做几次就会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董亚丽说,所谓志愿者,就是自愿向他人提供服务的人,既然是自愿,就没有勉强,用不着“坚持”。
志愿服务不在人数多少
在于力所能及
“2004年开始做志愿服务时,就你一个人么?当时主要做哪些志愿服务?”“从2004年几个人做志愿服务,到成立工作站,再到1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当时你想到过会有那么多人么?”
记者碰了第一个“钉子”后,立刻转移话题。
“有一次去山城区敬老院看望老人,只来了十几个志愿者,有人问我,人这么少,是不是改天再去。我跟他说,志愿活动不在人数多少,在于做不做,我们人多可以多做点,人少可以少做点。”董亚丽说,志愿服务在于力所能及,不在人数多少。
说起帮扶对象
她立刻温柔起来
“这些都是你们帮助过的对象么?”见董亚丽不愿多谈自己,记者拿起一本印满照片的小册子转移话题。谁知原本言语“犀利”的董亚丽一提起帮扶对象,立刻温柔起来。
“这是丽文、丽娜,俩孩子已经被国外夫妇收养了,走的时候她俩还依依不舍地说,长大了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呢。”“这是小雪,今年才5岁,爸爸62岁了,妈妈智力残疾,孩子快该上小学了,还得帮她找个一对一帮扶对象,让她上得了学。”“这是魏大娘,老人家60多岁了,住在山城区鹿楼乡中窑头定乐寺,这周该去看看她了,估计上次买的煤球该烧完了。”“这是上次去淇县黄洞乡柳林村送衣服和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时拍的,临走时这个孩子还说下次让我们再带饮料过去呢。”
…………
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照顾老人孩子,到淇河边宣传环保、捡拾垃圾,到贫困山区为孩子们放电影、送衣服书包,并为生活贫困的孩子征集一对一帮扶对象,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董亚丽和逗号志愿者的身影。
能做一点是一点
能帮一分是一分
近几年,随着志愿者人数的增加,有人提议董亚丽将逗号志愿者做大、做精,可是她却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民间志愿者团队,工作站只是一个爱心传递的平台,队员都是靠自愿,太过专业反而会让队员感到约束,还不如尽自己所能,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分是一分。”董亚丽说。
记者感言:
当董亚丽反驳记者,做志愿服务不能叫“坚持”,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时,记者在心中叫好!做好事、帮助别人之心人皆有之,但能将其作为一种快乐长期为之,并将这份快乐、这份爱心传递给他人,一带十、十带百、带出1000多人跟着她以帮助别人为乐,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