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记者体验学雷锋29次主动帮助别人21次被拒“宁愿麻烦点儿,也别摊上事儿”心态拷问社会信任

□本报记者 王利英

3月3日、4日,记者在淇滨客运总站、鹤壁火车站、浚县古庙会等处体验学雷锋、做好事,两个上午共主动提出帮助29次,却被拒绝了21次。

  “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提得动”

3月3日上午9时,鹤壁火车站广场上,一名左肩扛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右手拎一个旅行包的女士从公交车上下来,记者赶忙迎上去,表示可以帮她提旅行包。“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提得动,孩子的爸马上过来。”该女士吃了一惊后立刻拒绝。我向她表明自己是志愿者,义务服务旅客,并掏出身份证给她看,但她仍是拒绝了。

上午11时40分,记者进入华山路上的一家小饭馆,里面顾客很多,记者走进后厨对老板模样的人说,可以免费帮他们端饭、洗碗。“没带钱想在这儿吃饭还是想找工作?”老板上下打量了一下记者问。“我不想在你家吃免费饭也不想找工作,就想帮你干点活儿。”记者回答。“要是这样,你走吧,别在这儿添乱了,我们这儿不缺人。”老板听到记者免费帮忙之后断然拒绝。记者走出饭馆时,听到吃饭的人小声议论:“这人不会有病吧……”

3日上午与4日上午,记者共遭到21次类似的拒绝,他们都是一脸警觉,然后拒绝。

  半信半疑后还是接受了记者的帮助

3日9时16分,从鹤壁火车站候车室出来了一拨旅客,记者看到一名女旅客,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提着一大包行李,记者上前表示要提供帮助,她先是直接拒绝,在记者掏出身份证、记者证给她看后,她才半信半疑地将行李递给记者。走过广场看见公交车之后,她立刻拿回行李,说了声谢谢匆匆上车。

9时55分,记者来到淇滨客运总站出站口,一辆郑州发往鹤壁的客车正好到站,从车上下来一对夫妇模样的男女共带了3个编织袋行李。记者上前询问他们要去哪里,并表示如果他们不知道路可以带他们去,女的直接拒绝,男的警觉地问记者要带他们去哪里。记者掏出证件表明身份后,两人半信半疑地提着行李跟记者一起打的到兰苑社区他们亲戚家,到了小区门口,记者看到他俩明显松了口气,感激地问记者名字,并邀请记者跟他们一起去亲戚家坐坐。

两个上午,虽然记者主动帮忙却屡屡受挫,但当记者掏出证件后,9个人虽然半信半疑但愿意接受帮助。

记者感言:

仔细想来,记者体验学雷锋多次被拒的现象,再正常不过了。正如一位陌生人对记者说:“人家提供帮助的,要么穿志愿者服装,要么脖子上挂着志愿者牌子,你这样突然站在人家面前说帮忙,谁知道你是不是骗子,谁敢让你帮啊。”

大家需要帮助,但更怕骗子。记者21次被拒绝,折射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缺失。

  雷锋精神的土壤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面对如今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一味地报怨,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逐步改变。我们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一种如雷锋那样把点滴关爱献给他人的精神的,大家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活雷锋出现。只有人与人之间坦诚、互助、融洽,只有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