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 日报05版
          

烟草局长”
揭秘烟草造假
背后的黑手

  日前,广东花城出版社重磅推出《烟草局长之第十九洞》。这是国内首部全方位表现烟草行业潜规则的作品,该书作者卢一基在烟草行业工作20年,因此该书也被称作一个资深烟草从业者的私密笔记。

多年来假烟为何屡打不绝?其背后隐藏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调查,超过90%的烟民都有抽过假烟或者买过假烟的经历,可笑的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甚至有的人抽了一辈子的烟,根本不知道抽过假烟。卢一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作为在烟草行业潜伏20年的专业作家,希望能通过本书告诉读者烟草制假售假的惊人秘密!”

卢一基告诉记者,假烟一直有市场,假烟的危害没有假酒、假奶粉那么明显。前几年,市场上有将荷叶切成丝做假烟的,最近几年,随着种烟叶的农民增多,烟叶市场供过于求,假烟制作者能轻松买到好烟叶,有些假烟的烟叶质量甚至并不比真烟差,这是很多人抽到假烟根本无法分辨的原因。

著名作家肖建国早年也在长沙卷烟厂工作过,看完《烟草局长之第十九洞》后告诉记者,“烟民不看这本书,不知道还要吃多少亏;非烟民不看这本书,难晓制假行业的浑水有多深。如今的假货为什么这样多,看完这本书就大致明白了。”本书写到最后,烟草打假没有穷期,最后只能把制假团伙赶出本地。作者表示,这是全国很多地方烟草执法遇到的同样尴尬。那么假烟究竟有多猖狂?为何有如此众多的人敢冒着巨大风险制假?

卢一基表示,其实烟草局也主动提出改革,但烟草执法无法与地方执法有效配合,这是打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假烟泛滥,除了低廉的材料成本和少许人工费,再没有其他开支。比如一条售价500元的香烟,成本费最低的只需要几元钱,相当于一盒烟几毛钱的成本,质量好一些的,也不过区区几十元钱,然后逐级批发出去,到了终端市场,售价却和真烟相差无几,可以说是百倍的利润。

烟草走私造假为何如此猖獗?有专家一语道破:有贩毒利润,却没贩毒风险。卢一基分析认为,假烟不产生直接、剧烈的社会危害,所以没有相应的利益集团对此进行激烈抵触。

此外,在烟草走私造假过程中,很多层面的人都能获取高额回报。就连包装所需要的烟箱、烟盒、锡箔纸、塑料外包纸等各项材料,这些边角料的生意也养活了大批的人。

烟草行业存在这么明显的弊端,却无力遏制,缘何?曾经做过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的卢一基表示,“这些弊端一定会随着烟草体制的改革而消失,但是目前想要彻底杜绝,还很难。”  卢一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省韶关市艺术研究室主任,韶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主任、法规处处长。曾经务农,当过乡村小学教师、县文化馆馆员、专业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烟民。内容简介

  

  在南方沿海,一个被定性为“卷烟制假售假重灾区”的中等城市广平,迎来了省烟草专卖局下派到市局公司)挂职任一把手的法律系高才生马骏骐。从此,广平市卷烟打假风起云涌,专卖执法疲于奔命,假烟团伙新招迭出;陆续演绎了两面线人、真假老板、阴阳举报等等诡异的事件。最终,马骏骐不得不认同市政府的思路:卷烟打假没有穷期,只能把制假团伙赶出本地——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却令人匪夷所思……记者:您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卢一基:写这本书,其实本意并不是如很多评论家所指的要揭露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只是写烟草这个行业的故事,必然要涉及很多。这跟我的经历有关,在进入烟草局工作之前,我就是一个专业作家,进入这个行业后,发现烟草王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作家,我一直想创作跟烟草相关的小说,但由于后来进入管理工作,文学梦想被搁置一边,但这二十年,一直在积累。我熟悉烟草这个行业,所以当我从岗位上下来后,终于又可以重新回到文学。其实,烟草局长这个题材我会写一个系列。

记者:本书的书名让读者有点困惑:《烟草局长之第十九洞》。故事是从烟草局领导打高尔夫球开始,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只有18洞,为什么书名会出现19洞这样的字眼?

卢一基:这本书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个被定性为“卷烟制假售假重灾区”的中等城市广平,书名用19洞,其实是指出当下烟草制假的另外一个黑洞,希望读者阅读完后,能够一起来思考。

记者:有人提出烟草行业要彻底实行政企分开,对此,你怎么看呢?

卢一基:其实,针对烟草行业政企分开的建议,现在只有广东一个省在实验中。烟草行业的问题,行业内部自身也意识到了,也出台了很多内部管理制度,但收效甚微。烟草行业的出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全国仅广东烟草实行了股份企业制的运作。这样一来,由于地方也有了经济利益,在烟草执法方面效果要好很多,广东假烟泛滥的比例全国最低,大约是10%,远远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这也许是这个行业的一种突破。在采访中,卢一基给烟民支招假烟鉴别的四个方法:

首先,要仔细看包装的外观。虽然目前假烟制造者的技术工艺已经比较先进,但真烟的防伪包装一般是进口的,比如激光防伪,假烟基本上没有。

其次,要看烟丝。真烟的烟丝由于生产线机器设备先进,烟丝一般有一定的长度,而假烟因为机器设备的原因,其烟丝比较碎。

第三,品尝。读者在吸的时候,如果吸阻大,不顺畅,就极有可能是假烟,因为卷烟生产过程中烟丝的蓬松程度假烟很难掌握。

第四,比较口感。假烟制造者因为没有处理焦油的措施,因此口感会有很重的焦油味道,而真烟在制作过程必须经历一个“膨化”过程,降低烟丝的焦油含量,假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