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视之“一生最后的作品”即将首发
易中天中华史》引争议
2013-05-08 03:40:11
明星学者易中天昨日在新浪微博和博客上同步发布名为“我为什么要从女娲写到邓小平——三十六卷本《易中天中华史》致读者”的长篇文章,称经过一年的策划和准备,自今年3月启动了易中天中华史》方案,计划用五到六年时间,重写中华史,“我们的设想,是从2013年5月起,每季两卷与读者见面,至2018年出齐三十六卷。”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关注,成为当天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易中天中华史》的出版方,果麦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路金波随后转发易中天的这条微博。他透露,易中天将之视为“一生最后的作品”,为此隐居在江南小镇,每天读书写作15个小时。5月16日,卷1《祖先》、卷2《国家》将在北京首发。在未来五六年时间里,读者们可以追随易中天“回到历史深处”。
写作初衷
大多中国史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
易中天原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06年凭借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系列节目一炮走红。当年出版的《易中天品三国》创下高达350万册的畅销纪录。此后,易中天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直到今年2月,他以主持人的身份在央视1套一档名为《一起聊聊》的全新民生类访谈节目中亮相,此番转型又引发了不少争议。
如今,易中天宣布即将推出《易中天中华史》,似乎在回应之前那些指责他不务正业”的读者。5月2日,他对外解释了自己的写作初衷:“面对自己的历史,我们不但不是亲历者,也不是参与者,甚至算不上旁观和远眺。于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也很难明确无误地回答,什么是‘中华根’,什么是‘中华梦’,什么是‘中华魂’。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书;有什么样的书,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重写中华史,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易中天甚至直言,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国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也难得与其他文明相比较。
写作计划
用“刑侦手段”破译中华文明密码
据悉,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分为六部,每部六卷。第一部《中华根》,先秦;第六部《大变局》,近现代。该丛书将从中华文明的神话人物写起,开创性地以全球视角,从女娲写到邓小平,为读者详细讲述3700年的中华正史。为什么要这样写?易中天称,是为了建立文化系统,找到人生坐标,实现身份认同。
易中天称自己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他从迪弗的《石猴子》那里学来“走格子”的写作方法,这原本是一种收集证据的刑侦手段,却正好用来破译中华文明的“达·芬奇密码”。他表示,自己使用的文献尽可能采用正史和学术界公认的可靠典籍,更以文物和文字为据。因为文物不会撒谎,甲骨文和金文更是铁证如山。
业内争议
一季两本“大历史”会不会粗制滥造?
对于易中天要一个人重写中华史的计划,各界的反应颇为热闹。不少粉丝翘首以盼,力挺易中天这次的全新尝试。更有网友联想到当下,认为“他的书不深奥,但对于这个缺乏历史常识的国家来说,未必不是一瓶维他命”。“在这样物质高度发达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找回失去的文明和自信,创造新的中华价值思想。”
不过,也有读者不看好这样的“大历史”书,认为易中天视角的中华史是一家之言,虽然写得有趣味,但无法避免片面性。还有网友对出书进程和质量表示质疑:每个季度出两卷的话,每卷多少字?会不会是“粗制滥造”的“历史泡沫剧”?
易中天能否凭借一己之力重写整个中华史,也引发热议。安徽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丁怀超就公开表示:“直觉告诉我,易中天教授精神发生了问题,或者是我自己的精神发生了问题。这样的‘大历史’书,也许能够博得一时叫好,却无法自立于史书丛林之中。易老师著作已经等身,引人收藏细读者有几种?与其如此疯狂地写那么多书,莫如五年写出一本书来。”
(据《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