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 日报05版
          

中国“文盲圣人”留名美国哥大

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设有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讲座,名叫“丁龙讲座”。这个讲座以中国人丁龙的名字命名,还有一段故事。

这段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有个美国将军名叫卡本迪,参加过南北战争,退休后居住在纽约附近。

这位将军孤身一人精神怪异,对仆人的要求近于苛刻,稍不满意,就又打又骂,无人能忍受得了,几乎所有仆人都干不了几天就断然离去,而且永远不再回来。有一位华工,名叫丁龙,山东人,他来到将军家当仆人后,工作勤恳,服务周到,而且性格宽厚,有忍性,对于将军的呵斥怒骂他都忍受下来,成了在将军家干得时间最长的一位仆人。但是,忽然有一天,将军无名火起,似乎要在仆人身上出气,毫无理由地把丁龙赶走。

丁龙走后没有几天,将军家遭遇到了一场火灾。正当将军焦头烂额、孤立无援之际,一个仆人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仆人便是被他赶走不久的丁龙。丁龙一到,什么话也没说,就干起活来,继续尽仆人之责,为将军打理善后。将军心里非常高兴,但又迷惑不解,问丁龙为什么还要回来。丁龙回答说:“听说你家失火,我想肯定需要人帮忙,所以就回来了。”

将军又问:“几天前我把你赶走,对你如此无礼,你怎么还回来帮我?”丁龙回答说:“我们中国古代有位孔夫子,噢,他也是山东人,人家都叫他孔圣人,他讲忠恕之道。将军你平常虽然待仆人的态度不好,但我发现你的心地并不太坏。我来你家当仆人,说明我和你总还有点缘分。你这个时候正需要有人帮助,我要是不来,就不符合我们孔圣人所讲的忠恕之道了。”丁龙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将军解释:所谓“忠恕之道”,就是诚心待人、原谅别人。

将军从丁龙的话里听出来,他的无礼已得到了原谅,颇受感动。更令将军惊叹甚至肃然起敬的是,说出这番圣贤之理的丁龙并非读书人。他出身世代农耕之家,祖祖辈辈都是文盲,他们懂得并遵循着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是靠先人口传心授而来的。对于圣人讲的道理,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而且按照圣人讲的道理去做,做得又这么好,这让将军大受震动。于是,将军诚恳地请求丁龙长期留在他身边,二人由主仆变成了朋友,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

丁龙后来患了重病,生命垂危之际,他对将军说:“我在你家工作了几十年,吃穿住用都由你供给。你给我的工资我都积存下来,大约有一万美金。我死后,把这些钱还给你,也算是我答谢你的厚德吧!”将军听了非常感动。

丁龙死后,卡本迪将军老是在想:一个不识字的中国劳工竟能有如此品格,说明中国文化实在太了不起。他发誓要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做点贡献。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加上丁龙的遗金通通捐献给哥伦比亚大学,指定设立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并坚持要以丁龙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心怀敬意的来自中国的“文盲圣人”。

(据《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