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反映鹤壁“80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都市喜剧《爱在鹤壁》一经上传就受到网友追捧。该片导演编剧为您讲述《爱在鹤壁》的诞生之路

□本报记者 渠稳

自2012年8月系列都市喜剧爱在鹤壁》在网络上映以来,这部以鹤壁为故事背景,讲述鹤壁8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系列都市剧成为了我市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之一。6月28日,《爱在鹤壁》第5集与全市人民见面了,截至7月8日,短短10天时间,第5集的网络点击量突破10万次。

7月8日,记者见到了《爱在鹤壁》的导演张保春和编剧程飞,请他们讲述《爱在鹤壁》这部系列都市剧的诞生之路。

在“追梦”的 道路上砥砺前行

“《爱在鹤壁》的‘爱’并非单指爱情,还包括友情、亲情等,通过这部系列剧,我们创作团队想表达出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对现在的‘80后’、‘90后’有所启发。”张保春说。

谈到这部系列剧的拍摄初衷,张保春说,他是在圆自己的创作梦。

1992年,初中毕业的张保春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学制两年的演员编导培训班。为了提高演技,他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群众演员。“演过死人、也演过日本鬼子,运气好的时候还能说上一两句台词。”张保春笑着说。后来,他被香港亚视艺术部录取,成为了香港亚视在广东分部的一个签约艺人。

为了拓宽演艺之路,1996年,张保春离开了香港亚视,先后在广东电视台、中央二套《经济信息联播》节目担当主持人,并参与了《月儿圆了》、《你心换我心》等数十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这么多年来,我怀揣着演艺事业的梦想砥砺前行。”张保春笑着说。

生活点滴造就《爱在鹤壁》

  “我并非科班出身的编剧,但是,我喜欢记录平时生活的点滴感受,也正是在日积月累中,我萌发了写一个故事的念头。”《爱在鹤壁》的编剧程飞笑着说。

“中专毕业后,我参了军,整整8年的部队生活,让我渐渐对文学创作有了追求。”程飞告诉记者,当兵的那段时间,除了正常的训练,他总是利用闲暇时间记录每天的心情,酸甜苦辣都写进了日记中,就是在这样年复一年的积累中,让他开始注意身边的人,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

讲述“80后” 自己的故事

“我们‘80后’出生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对于友情、爱情都有不同的观点,我也是如此,于是,2009年退伍后,我便萌生了创作《爱在鹤壁》这个剧本的想法。将‘8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了我创作这个剧本的动力源。”程飞说。

2011年冬天,程飞结合身边朋友的一些真实故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爱在鹤壁》的剧本。“剧本完成后,我就一直在张罗着如何拍摄成影视作品,2012年年初,通过网络认识了张保春导演,他看到我的剧本后,与我一拍即合,经过讨论,决定将《爱在鹤壁》拍摄成系列都市剧。”程飞表示。

从演员、摄像到制片,都是由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热爱演艺事业的普通青年担当的。他们利用周末,在一起拍电影,在一起讨论剧本,一集集《爱在鹤壁》就这样出炉了。“虽然这部系列剧看上去有些青涩,但是我们会尽全力把它做好。”程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