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健康成长
□广土
2013-08-09 00:27:5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可以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一名孩子来说,玩不是可有可无的,是不可缺少,如果孩子缺少了玩,就无法完成社会化这一过程,就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玩能训练孩子的思维,锻炼体能,增长见识,培养能力,促进智能发育,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道德养成的摇篮,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很多家长由于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不惜一切代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使孩子不能玩,不敢玩,更不会玩。社科院一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2400多名儿童及家长的调查显示:孩子们一周平均在校时间甚至超过大人工作时间的48%,而一周平均休闲的时间仅为大人的60%,即便是周末,孩子的休闲时间也大大少于大人,有40%的孩子平时参加各种补习班,周末则达到60%。
玩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玩的天性,鼓励孩子玩,让孩子在玩中学习知识,受到锻炼,见世面,长才干。
强调尊重孩子玩的天性,并不是赞同让孩子无限度、随意地玩,而是要科学地引导孩子玩,帮助孩子学会玩,让孩子在玩中拥有多彩的童年,让玩化为一对有力的翅膀,帮助孩子飞越人生的高山和丛林,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是要经常陪孩子玩。玩虽说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活动,但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对孩子来说,玩是最开心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玩也是最佳的教子方式。因此,作为父母要经常抽出一些闲暇时间,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散散步,做一些小游戏等,陪孩子玩。这样不仅能拉近和子女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在一起玩中发现孩子爱什么,想什么,从而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导。
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爱玩的东西大多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一致的。如果孩子听到音乐就翩翩起舞,或爱小声哼唱,说明他对舞蹈或音乐感兴趣;孩子爱捣鼓、制作一些小东西,这说明孩子好奇心强、爱钻研探索;孩子玩玩具时,能自动按颜色、大小等分类,说明他逻辑思维强;孩子在玩中喜欢异想天开,说明他有良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在与孩子玩的过程,父母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并不断支持、鼓励,这也许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径。
三是指导孩子玩出智慧。玩是孩子获得直接生活经验的重要渠道,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自然规律等。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将玩与学习探索、与实践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学会在玩中发现自然规律,揭示科学现象,提高自己的技能,开发自己的智慧。
四是让孩子明白玩的规则。虽然玩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家长尊重孩子玩的天性,让孩子拥有玩的权利,并不等于放纵孩子玩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家长在引导孩子玩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可以玩,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等,让孩子明白玩的规则,并去遵守它。
五是让孩子在玩中亲近自然。对于城市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很少。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玩中补上人生这一课,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因为,大自然除了能给孩子带来清新的空气,还能让孩子学到书本里没有的东西,感受到在家里、教室里没有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