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思五首·其三(南朝·梁)江淹
2013-11-01 02:41:36
秋夜紫兰生,
湛湛明月光。
偃蹇(yǎnjiǎn)灵芝采,
容裔紫华堂。
林木不拂盖,
淇水宁渐(jiān)裳。
倐(shū)忽南江阴,
照曜北海阳。
从此长往来,
万世无感伤。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四》)
诗人清思中的情景:秋天的夜晚,浓浓的月光照耀着紫兰丛生、月季盛开的庭堂,隐约似有从容娴丽的美人,委曲婉转地在采摘灵芝。就像诗经·氓》里曾与氓热恋的美人常常“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来往中“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这美人就像仙女般“倐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但愿“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该诗意趣深远,像进入人间仙境,给人一种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淡淡的喜悦之感。
“清思”:清雅美好的情思,亦谓清静地思考。“紫兰”:又名苞舌兰、连及草、白芨,一种中草药。“湛湛明月光”:意为一轮满月的月光洒满大地。“湛湛”:饱满、盈满。“偃蹇”:委曲婉转的样子。“灵芝”:一种蕈(xùn,蘑菇类真菌植物),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我国古代用来象征祥瑞。“容裔”:从容娴丽貌。“紫华”:月季花别名。“林木不拂盖”:意为林木的枝条不扫拂车篷。“盖”:车篷。“淇水宁渐裳”:意为宁可让淇河水沾湿车的帷幕。“渐”:沾湿、浸渍。“裳”:即帷裳,车的帷幕。“倏忽”:形容时间短暂,转眼之间。“南江阴、北海阳”:南江的南面,北海的北面。这里的南江北海泛指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阴、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照曜”:亦作“照耀”、“照”,光芒照射。
作者江淹(444年~505年)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出身贫寒,少而沉敏,以文章显名于世,晚年才思衰退,时人谓之“江郎才尽”。江淹为官清正,不避权贵,曾多次谏劝被贬,其许多代表作品写于被贬期间。其诗幽丽精工,古奥遒劲,其抒情赋也有较高艺术成就,著有《江醴侯集》等,是南朝时期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