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军双目失明后苦学推拿技艺,开办盲人推拿店,年收入4万余元———“按”出来的光明路
2013-10-31 23:49:15
□本报记者 解静怡
“这个力度可以吗?不舒服了告诉我。”10月25日,在淇滨区黎阳路的一家盲人推拿中心内,35岁的李海军正在为一位顾客做背部推拿项目,整个推拿过程的娴熟程度让人几乎忽略了他是一位盲人。
全盲后苦学推拿
“因为之前的高度近视和眼底不好,1999年,孩子的双眼视网膜脱落导致全盲,当时他才21岁。这样的变故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李海军的母亲告诉记者。
然而双目失明的窘境并没有击倒李海军。很快,他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进行自我调整。2000年,一直按时收听广播的李海军了解到郑州第二按摩医院教授盲人推拿技术,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重新点亮自己生活的好出路,就马上与医院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一年时间的培训学习。
2001年,李海军在系统学习了盲人推拿技术后,开始在郑州从事推拿按摩。学习和练习推拿很辛苦,因为看不见,李海军要把穴位全都背下来,靠手的触摸找穴位。尽管很难,但他还是靠刻苦努力很快熟练掌握。
练就技艺回乡创业
2008年,已经有了8年推拿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李海军,从亲戚朋友口中得知我市的专业推拿店很少。认为创业时机成熟的李海军辞掉了在郑州的工作,回到鹤壁开办了自己的推拿店。
小店最初投资两万元。刚开店的时候推拿师不好找,只有李海军一人忙活,一年下来只勉强顾住了本钱。
为了稳定客源,李海军让家人朋友帮忙印制、发放传单,同时搞促销活动让进店的顾客成为老主顾。“顾客什么类型的都有,颈椎病、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等,每个顾客他都仔细推拿按摩,绝不敷衍了事。对没有把握治好的病,一定直言相告,以免贻误了顾客的病情。”店内盲人推拿师赵敏说。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李海军的推拿店渐渐在顾客中有了口碑,有了稳定的客源,店里的盲人师傅们也惺惺相惜,其乐融融,像一家人一样快乐温暖。
积累资金想开分店
“在李海军的店里工作我很开心。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靠技术自食其力,让我身心变得很富足。尤其是按摩完后,当听到客人夸赞我们的手艺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也能被别人需要,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店内盲人推拿师孙喜富说。
“现在店里有3位按摩师傅,都是盲人。每天店里都能接待20多位顾客,一年收入能有4万元。”李海军说。李海军告诉记者,他准备开家分店,让自己的推拿技术为更多人服务。
“比起普通人,我们盲人创业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用坚强的意志生活下去,就能让自己的日子多姿多彩。”李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