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濮阳聂氏麦秆画:2000余根麦秆丝粘成一只小老鼠


图为顾客在购买麦秆画。     本报记者 陈海寅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海寅)一根麦秆剪成细如毛发的细丝,经过艺人的巧手,粘贴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或惟妙惟肖的花草形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濮阳聂氏麦秆画。2月12日,记者在浚县伾浮路中段,见到了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聂远征。

聂远征的展台前,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有人询问,有人观摩,有人掏钱购买,还有更多的人,捧着一幅幅精致的麦秆画赞不绝口。

“做麦秆画的手艺是家传的。据家中族谱记载,这项手艺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聂远征说,他父亲一生酷爱麦秆画,在95岁高龄时还手把手地教儿孙做麦秆画。“做这项手艺眼力要好,还要有很好的耐性,一点都不能心急。”

聂远征拿着展台上一幅高约10厘米、宽约8厘米,图为小老鼠的麦秆画向记者介绍,这幅画的原材料是2000余根细如毛发的麦秆丝,需要一个人花费4天时间才能做好。“这幅画要通过麦秆条颜色的深浅渐变来体现出立体感。”冯远征说,他经常到全国各地展出这项手艺,还曾到过新加坡。“我深切感受到,近年来民间艺术在社会上的受关注程度逐渐提高,民间艺人的展示平台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