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浚县黎阳仓遗址要建博物馆啦!

本报讯 (记者 解静怡)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我市黎阳仓遗址作为运河附属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6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东关村以东的黎阳仓遗址,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有代表性的仓窖进行进一步统计、保护,目前已发掘仓窖84座。

据了解,黎阳仓是隋朝国仓,是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的著名粮仓之一,一直使用至北宋末期。目前已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对于研究我国隋唐时期官仓管理制度、漕运情况、农业经济和田赋制度、大型仓城建筑的特点等有着重要意义。

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告诉记者,2011年11月,为配合大运河申遗,根据省文物局安排,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进驻考古工地,调查面积10余万平方米,勘探面积3.4万平方米,初步确定了黎阳仓遗址的位置与分布范围。

  截至目前,发掘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共计发掘面积2800余平方米,清理出仓城城墙夯土基础3处、护城壕2处、储粮仓窖3个、大型建筑基址2处、漕运渠道1处、墓葬11座、灰坑100多个。出土陶、瓷文物标本多达万余件(片),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和建筑材料标本数百件(片),带“官”字款板瓦达上百件(片)。

“黎阳仓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河南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也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有力支撑。”裴顺昌表示,目前,黎阳仓的发掘基本告一段落,下一步将把具有代表性的仓窖进行保护和展示,实施科学的保护规划,筹建集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于一体的黎阳仓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