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让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上接第一版)日前,淇滨区志愿者联合会的300多名志愿者头戴小红帽,手拿垃圾袋,徒步淇河捡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

淇滨区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以来,共建各类志愿者服务站260个,注册志愿者6500余名,建志愿者QQ群30多个,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近2万次。形成了“天使助学团”、“小红帽”、“绿丝带”、蓝盾的身影”、“白衣天使”等志愿者服务品牌。先后出资120余万元慰问救济特困党员、特困大学生,向社会各界弱势群体捐款300余万元、捐物120余万件。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时20分,沈凤娥就来到黎阳路办事处福源社区“四点半”学校,迎接放学回来的孩子们。退休后她在社区“四点半”学校义务担任校外辅导老师。

“如果孩子管不好,很容易给社会和家庭增加负担。”沈凤娥说,“所以当看到社区成立了‘四点半’学校,身为‘五老’志愿者,我也要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有时间就来辅导学生做作业。”

近年来,淇滨区积极引导“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劳模)人员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和社区管理工作。除了担任辅导员,他们还是文明巡防员、治安巡逻员、矛盾调解员、义务清洁员……“五老”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为群众排忧解难,身体力行感染身边的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贡献力量。

公益广告“高大上”

内容全是正能量

在淇滨区各街心游园,“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十分引人注目。如今,在淇滨区兴鹤大街、淇滨大道、华夏南路等主要路段,走上三五米,就能看到以节俭、仁爱等为主题的各类公益广告,就连建筑工地的围挡上也喷涂了公益广告。

淇滨区文明办负责人王世英介绍,今年以来,淇滨区以市商务中心区、高铁广场、新世纪广场等处为重点区域,以街道灯杆、报刊栏等公共设施和社区宣传栏为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安装、设置、更换各类公益广告牌650余块,将华夏南路打造成为公益广告宣传一条街,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公益广告宣传格局。

石明德所说的“红色网络教育家园”是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的新阵地,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对党员群众进行教育,并免费提供咨询、培训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我们在教学内容、方式、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使基层党校成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主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促进党员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提高,为民办事能力进一步增强。”淇滨区社科联主席张改花说。目前,淇滨区已建成4个“红色网络教育家园”示范点。